韦编网

讹衍的意思

词 语讹衍
解 释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讹衍"。 2.指书籍﹑文章中字句的错误和多出。
组 成 - -
近义词
反义词

讹衍相关的词语

讹以传讹【意思解释】1.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﹐越传越错。
讹以滋讹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讹以传讹。
以讹传讹【意思解释】1.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开去,越传越错。
错讹【意思解释】谬误:本书中的错讹,请读者批评指正。
舛讹【意思解释】1.错乱;错误。
踳讹【意思解释】1.驳杂错误。
差讹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差讹"。 2.错误,差错。
传讹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传讹"。 2.传闻非实。
辨讹【意思解释】1.辨明谬误。
补漏订讹【意思解释】1.补充缺漏,订正错误。
弊讹【意思解释】1.犹弊病。
附讹【意思解释】1.附会讹谬。
浮讹【意思解释】1.弄虚作假。
乖讹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乖讹"。 2.差错。 3.不正常。
核讹诈【意思解释】凭借拥有的核武器进行威胁恫吓。
互讹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互讹"。 2.谓古籍中上下两句的文字互相讹误。
磨搅讹绷【意思解释】1.纠缠捣乱,欺骗讹诈。
民讹【意思解释】1.人们的谣言。语本《诗.小雅.沔水》:"民之讹言﹐亦孔之将。"郑玄笺:"讹﹐伪也。"
讹言【意思解释】诈伪的话;谣言:民之讹言,宁莫之惩|此敌人讹言,以乱我军心耳。
讹谬【意思解释】错误;差错。
衍衍【意思解释】1.行貌。 2.犹徐徐,舒缓貌。 3.雍容大度貌。 4.盛貌;多貌。
昶衍【意思解释】1.后蜀主孟昶﹑前蜀主王衍的并称。两人皆亡国之君。
阐衍【意思解释】1.开扩伸展。
充衍【意思解释】1.充盈,丰足。
昌衍【意思解释】1.兴旺繁衍。
陈衍【意思解释】近代文学家。字叔伊,号石遗老人,福建侯官(今福州)人。光绪年间举人。曾任学部主事、京师大学堂教习。后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。诗为闽派代表作家之一,标榜“同光体”。著作有《石遗室诗话》、《辽诗纪事》、《金诗纪事》、《元诗纪事》、《近代诗钞》等。
侈丽闳衍【意思解释】1.华丽繁富。多用以指文辞。
传衍【意思解释】1.继承延续。
串衍【意思解释】1.贯通阐发。
案衍【意思解释】1.形容乐声低平绵延。 2.地势低洼貌。
奥衍【意思解释】1.谓文章内容精深博大。 2.指地势深回广衍。
博衍【意思解释】1.广远。 2.指宽泛。 3.广为引荐。
波衍【意思解释】1.犹繁衍。
肥衍【意思解释】1.犹(土地)肥沃。 2.指肥沃平坦。
富衍【意思解释】1.《后汉书.文苑传上.杜笃》:"昔在强秦,爰初开畔,霸自岐廱,国富人衍,卒以并兼,桀虐作乱。"后以"富衍"谓富饶,繁盛。
丰衍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茂盛蕃衍。 2.犹言富裕盈足。 3.指文章内容充实富赡。 4.犹宽广。
藩衍【意思解释】1.繁育滋生。
反衍【意思解释】1.反复无端。
敷衍搪塞【意思解释】1.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,塞责了事。
敷衍塞责【意思解释】1.犹敷衍了事。

讹衍造句

讹衍相关的成语

讹以滋讹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,越传越错
讹以传讹把本来就是错误的东西妄加传播,越传越错。
以讹传讹以:拿;把;讹:谬误;错误的。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。
豕虎传讹同“豕亥鱼鲁”。
课语讹言多嘴多舌,胡言乱语
讹言谎语讹言:谣言。造谣说谎话
讹言惑众讹言:诈伪的话。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。
舛讹百出舛:错乱。讹:错误。错乱的地方很多。一般指书籍的写作或印制不精。
积讹成蠹指谬误积久,败坏人心。
兴讹造讪造谣毁谤。
三言讹虎犹三人成虎。
一差两讹同“一差二错”。
鱼龙漫衍见“鱼龙曼延”。
鱼龙曼衍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。后形容事物杂乱。也比喻变化很多(含贬义)。
风影敷衍指罗织罪名,捕风捉影,诬赖人。
邹衍谈天《史记 - 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;奭也文具难施……故齐人颂曰:‘谈天衍,雕龙奭。’”后因以“邹衍谈天”喻善辩。邹,通“驺”。
螽斯衍庆螽斯:昆虫名,产卵极多;衍:延续;庆:喜庆。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。
曼衍鱼龙曼衍:亦作“漫衍”、“曼延”,巨兽名,古代仿照它排演百戏节目。鱼龙:古代百戏节目。古代演出的杂戏名。比喻事物的离奇变幻。亦作“鱼龙曼衍”。
敷衍门面敷衍:将就应付。只做表面的应付,而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
敷衍搪塞做事马马虎虎应付一下,塞责了事。
敷衍塞责敷衍:做事不认真;塞责:搪塞责任。做事不认真负责;表面应付了事。
敷衍了事敷衍:将就应付;不认真。了:了结。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。指做事不认真;缺乏责任心。
侈丽闳衍华丽繁富。多用以指文辞。

讹衍相关的成语分类

讹衍相关的词语

讹俗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讹俗"。 2.荒谬的习俗。 3.指文字的讹体与俗体。
讹法【意思解释】1.谓为妖术所惑。
讹作【意思解释】1.胡作妄为。 2.误作。
贰辞【意思解释】1.谓改变过去的话。
贰离【意思解释】1.离,指日,喻天子。贰离,谓储君﹑太子。语本《易.离》:"明两作离,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"孔颖达疏:"离为日,日为明。"
贰职【意思解释】1.副职。 2.任副职。
贰宪【意思解释】1.古代中央设御史台,为国家监察机构,也称宪台。长官为御史大夫,也称风宪官。其副职则称贰宪。
贰豫【意思解释】1.犹豫。
贰枢【意思解释】1.宋代指枢密副使。明代亦指侍郎。
贰端【意思解释】1.二端。谓随意作不同的解释。
贰话【意思解释】1.异词,不同意的话。
贰虞【意思解释】1.疑忌;猜忌。语出《诗.鲁颂.閟宫》:"无贰无虞。"
贰轺【意思解释】1.副使之车。
贰情【意思解释】1.疑虑不安的心情。
贰过【意思解释】1.重犯同一过失。
贰卿【意思解释】1.指侍郎。古代尚书称卿,侍郎副之,故称贰卿。
贰师【意思解释】1.指贰师城。 2.指汉贰师将军李广利。
贰功【意思解释】1.谓赏誉不当其功。贰,不一,不齐等。
贰尹【意思解释】1.指唐代州府副职少尹。少尹,从四品下,掌贰府州之事,故称。后亦作为县令副职县丞的别称。
贰日【意思解释】1.辅佐天子。
輀轮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轜轮"。 2.柩车之轮。
輀柩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轜柩"。 2.载柩的丧车。
萼緑【意思解释】1.见"萼緑华"。
蛾斗【意思解释】1.蚂蚁争斗。封建统治者对农民战争的蔑称。
蛾蝶【意思解释】1.指飞蛾。
蛾傅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蛾附"。 2.如蚂蚁趋附。极言人多。
蛾度虵行【意思解释】1.像蚂蚁和蛇那样爬行。形容山路险陡。
蛾述【意思解释】1.谓群相传述。
蛾而【意思解释】1.不久。蛾﹐通"俄"。
耳界【意思解释】1.佛教语。指听觉所及的范围。
耳治【意思解释】1.谓以耳闻。 2.指教学中的听讲。
耳聒子【意思解释】1.耳刮子﹐耳光。
耳圈【意思解释】1.耳饰。
耳唇【意思解释】1.方言。即耳垂。
砐硪【意思解释】1.高大貌。

讹衍相关的成语补全

讹衍相关的成语接龙

讹衍其他造句

以讹传讹造句造句1、误会往往产生于不负责任的以讹传讹。
2、我向来要求眼见为真,才不会被以讹传讹的传闻所愚弄。
3、报刊上使用的语言要认真推敲,反复斟酌,不要以讹传讹。
4、他们以讹传讹,说得活灵活现,于是普普通通的一股泉水变成救命神泉了。
5、文化大*命中,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,三人成虎,致使不少好人受到迫害。
7、对于小道消息,我们要动脑筋分析,不要以讹传讹。
8、近来报纸喧腾一时的影星緋闻事件,原来是以讹传讹,根本就是误会一场。
9、听说彗星出现就会引起灾害,长久以来以讹传讹,竟然有人信以为真。
10、这块石头原只是块石敢当,不知为何以讹传讹,变成了具有神力的石头公。
11、这个消息在街谈巷议中以讹传讹,让当事人错愕不已。
讹赖造句1、武训争辩,反被诬为“讹赖”,遭到毒打,气得口吐白沫,不食不语,病倒3日。
2、臭小子!自己境界不够,竟还敢讹赖起师父的不是!我方才若是真的用上内力,你此刻早就吐血三升,倒地不起了。
3、事后说不定还要被他们讹赖上。
4、大炮从车库开出了前几天从他爸爸那里讹赖的巨型商务车,美名其曰:“纵横工作室专用车。
5、这个红衣女人之所以要找刘铁木,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特殊,只因为他在招摇撞骗的时候,从一个老农家讹赖一个木牌子,据说是家传之宝,这个宝贝,就是百鬼令牌。
6、雇主欺武训不识字,用假账昧其三年工钱,武训争辩,反被诬“讹赖”,遭到毒打。



传讹造句(1) 误会往往产生于不负责任的以讹传讹。
(2) 我向来要求眼见为真,才不会被以讹传讹的传闻所愚弄。
(3)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要认真推敲,反复斟酌,不要以讹传讹。
(4) 他们以讹传讹,说得活灵活现,于是普普通通的一股泉水变成救命神泉了。
(5) 文化大*命中,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,三人成虎,致使不少好人受到迫害。
(7) 对于小道消息,我们要动脑筋分析,不要以讹传讹。
(8) 近来报纸喧腾一时的影星緋闻事件,原来是以讹传讹,根本就是误会一场。
(9) 听说彗星出现就会引起灾害,长久以来以讹传讹,竟然有人信以为真。
(10) 这块石头原只是块石敢当,不知为何以讹传讹,变成了具有神力的石头公。
(11) 这个消息在街谈巷议中以讹传讹,让当事人错愕不已。
以讹造句1、误会往往产生于不负责任的以讹传讹。
2、我向来要求眼见为真,才不会被以讹传讹的传闻所愚弄。
3、报刊上使用的语言要认真推敲,反复斟酌,不要以讹传讹。
4、他们以讹传讹,说得活灵活现,于是普普通通的一股泉水变成救命神泉了。
5、文化大*命中,别有用心的人以讹传讹,三人成虎,致使不少好人受到迫害。
7、对于小道消息,我们要动脑筋分析,不要以讹传讹。
8、近来报纸喧腾一时的影星緋闻事件,原来是以讹传讹,根本就是误会一场。
9、听说彗星出现就会引起灾害,长久以来以讹传讹,竟然有人信以为真。
10、这块石头原只是块石敢当,不知为何以讹传讹,变成了具有神力的石头公。
11、这个消息在街谈巷议中以讹传讹
讹脱造句一、因为我水平有限,文中肯定多有讹脱,让大家见笑了.
二、,把创作权给了文姬,但原文无讹脱之迹,是错的。
三、修订本改正原点校本破读之处,纠正讹脱衍倒。
四、全书10卷气韵贯通,字体和墨色前后一致,无错讹脱漏,显示了明代抄本的风格和抄书家的功力。
五、古代科举分房阅卷,从此之后,再无《仪礼》之房,因此,诵习《仪礼》的学者寥若晨星,《仪礼》屡经翻刻,讹脱衍倒之处在在多有,但由于诵习者少,很少有人问津。
六、今岁夏秋之间,浙中时疫俗名吊脚痧,亦颇类此,爰急重梓,以广流传,至原抄本内字画容有一二讹脱之处,无以考证,姑仍其旧,以俟知者。



平衍造句1、来岁春草既生,则移帐散去,弥望平衍,人莫知也。
2、由于这里地面平衍,水草丛生,河流侵蚀作用弱,河水含沙量很小,河水清澈白亮。
3、“四周环山,中土平衍,俨如天城”。
4、地方东南四十里接近大河,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两岸,多米,多橘柚。
5、该岛地势平衍,高潮时被海水分隔为三个岛,所以在1984年海岛普查时,正式定名为“三平岛”,以区别市区的小青岛。
6、由于太原盆地河流纵横,土地平衍,自然环境优越,宜于农业发展,加之当时晋国国内推行了一系列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,因此区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。
7、今园圃田野平衍膏沃处多有之。
8、然山之平衍、水之缓野者,使人厌倦。
9、东北一隅独平衍,长空万里烟云变。
10、山石嵯峨,峰顶平衍如台;中行别具洞天的丹霞胜景,夏则碧海春波、秋则浓翠荡漾,气象万千,风景别致。
衍生词造句1, 同样,有很多衍生词可以从词根获得。
2, 所有这个单词的衍生词,其结尾bo都与bow意思“弯曲”有关。
3, 另一个例子是,牛津英语词典近年收录过一个汉语衍生词taikonaut,专指中国宇航员。
4, 新词再生衍生词“学霸”之上出“学神”。
5, 文章借助英语词汇的构词方式,通过大量的新词实例分析了英语新词来源的三种类型:衍生词、新生词和外来词,并以例句简要说明了英语新词的用法。
6, 谢伊真的能坚持下来,把这共计20卷的、每页三栏、满是各种缩写、外文衍生词、以及用古体拼写的巨著吞下来吗?
7, 在西方语言的影响下,派生词很少的汉语,也开始大量使用衍生词。
8, 同时,考试并不会只限于原词进行考查,并且会出现这些词汇的衍生词、同根词,因而考试需要同时积累一些词性变形规律和词根词缀,以便灵活识别。

衍绎造句1 明人周游《开辟衍绎通俗志传》中则补充了非常华丽壮烈的盘古用工具开天辟地累死化生的剧情,形成了目前流行于世的盘古开天辟地说。
2 明人周游《开辟衍绎》天地合闭……就象个大西瓜,合得团团圆圆的,包罗万物在内,计一万零八百年,凡一切诸物,皆溶化其中矣。
3 周游《开辟衍绎》附录《乩仙天地判说》天人诞降大圣。
4 天道之下的变数,是否能过改变阐截两教的命运,是否能过阻止佛法西传,玄门大损,不是圣人却有圣者之心,天人两道谁圣谁赢,一切尽在衍绎洪荒。
5 儒学起于往圣,处乱世而衰,佛教西来,又经诸子拯其流弊,大辂椎轮,先河后海,衍绎迁变,才有如今包罗万象之面貌。




衍义造句1、本文拟通过对符号的衍义性意指的分析,探讨象征符号的深层含义及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差异。
2、而他对“大衍之数”的解释,也使“大衍义”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3、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师教育课程,也在这一大的背景下衍义着,发展看。
4、这类作品多标“译述”,有时也标“编译”、“译演”、“译意”、“译编”、“意译”、“译著”、“辑译”、“演译”与“衍义”等等。
5、从中国人聚居的久米村即唐营,挑选一名任通事官职的人来担当府学讲解师,每月按一定的时间和课时讲读康熙皇帝的训谕“圣谕衍义”。




沃衍造句(1)古云杭州川泽沃衍、海陆之饶、珍异所聚、商家并辏,可谓人杰地灵。
(2)矿产充溢,积数千年,未经开采;土地沃衍,百植并宜,国处温带,其民材智;君权统一,欲有兴作,不患阻挠。
(3)犬夷充疆,远肃烽驿,近虞郊闬,遂使沃衍弗井,巨防莫修,窘力辍耕,阙于分地,凶荒无待,流冗及今。
(4)杭州等郡,川泽沃衍,有海陆之饶,珍异所聚,故商贾并辏。
(5)完颜承晖攻取了邓州,白彦敬取了唐州,至此东西两跑宋军所取之地大多又被金军复夺,李显忠的中路军己成了孤军,而这时完颜陈和尚与杨沃衍合兵进攻睢州。
(6)金军这回其实出动了十五万大军,分兵五路,左边有纥石列志宁和完颜承晖,右边是杨沃衍和完颜福寿.
(7)建安中,吴遣步骘为交州,骘到南海,见土地形势,观尉佗旧治处,负山带海,博敞渺目,高则桑土,下则沃衍,林麓鸟兽,于何不有。
(8)而谯土地(土尧)瘠,百姓穷困,毓愍之,上表徙民于梁国就沃衍,失帝意。

韦编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