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编网

察勘的意思

词 语察勘
解 释【意思解释】1.实地调查。
组 成 - -
近义词
反义词

察勘相关的词语

察察为明【意思解释】1.《晋书.皇甫谧传》:"若乃圣帝之创化也,参德乎二皇,齐风乎虞夏,欲温温而和畅,不欲察察而明切也。"《旧唐书.文苑传上.张蕴古》:"勿浑浑而浊,勿皎皎而清,勿没没而闇,勿察察而明。"后以"察察为明"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,而自以为明察。
切切察察【意思解释】1.象声词。形容细碎的说话声。
痛察察【意思解释】1.犹痛煞煞。形容悲痛之甚。
伺察【意思解释】1.侦视;观察。 2.指观测。
猜察【意思解释】1.揣测观察。
察觉【意思解释】看出;发现: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,她爱我们,并没有存心要打我们的意思。
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【意思解释】1933年5月,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。1933年春,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,向河北、察哈尔进犯。5月,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、吉鸿昌(共产党员)、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,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冯玉祥任总司令。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,先后收复不少失地,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。8月,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,冯玉祥离开张家口,吉鸿昌、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,继续在热河、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,至9月底失败。
察传【意思解释】《吕氏春秋》篇名。“察传”即明察传闻之意。文中认为传闻中的事物往往有似是而非之处,应加以审察、深思和验证,否则将铸成大错,甚至导致国亡身死。文章多用寓言故事为论据,生动有趣。
察今【意思解释】《吕氏春秋》篇名。“察今”为明察当今形势之意。文中认为法令制度的颁布实施要随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变化,不能拘泥于古法。语言流畅,多用比喻,“刻舟求剑”等成语即出于本文。
财察【意思解释】1.裁取审察。财,通"裁"。
裁察【意思解释】1.裁断审察。
察核【意思解释】1.犹审核;审察。
察度【意思解释】1.观察长度。
察典【意思解释】1.考核官吏的大典。明制对官吏六年考核一次,清改为三年。
察伺【意思解释】1.观察窥伺。
察允【意思解释】1.明察允许。
察辩【意思解释】1.明察善辩。 2.指古代的"察士"和"辩者"。
察辨【意思解释】1.详审而明辨。
察狱【意思解释】1.审理狱讼案件。
察敏【意思解释】1.聪明敏捷。
雠勘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雠勘"。 2.校勘。
察勘【意思解释】1.实地调查。
吃勘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吃勘"。 2.勘问。
查勘【意思解释】在现场调查察看:查勘地形。
比勘【意思解释】1.谓比照验证。
驳勘【意思解释】1.驳回原判,重行审勘。
保勘【意思解释】1.核查勘定,担保。
覆勘【意思解释】1.审核。
根勘【意思解释】1.彻底查究。
归勘【意思解释】1.送交有关部门审问。
核勘【意思解释】1.考核;查勘。
行勘【意思解释】1.进行审问。
会勘【意思解释】1.会同查勘。
磨勘【意思解释】1.唐宋官员考绩升迁的制度。唐时文武官吏由州府和百司官长考核,分九等注入考状,期满根据考绩决定升降,并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等复验,称"磨勘"。宋代设审官院主持此事。 2.科举时代对乡﹑会试卷派翰林院儒臣等复核,称"磨勘"。 3.查核。 4.反复琢磨;钻研。
勘正【意思解释】校正(文字)。
勘探【意思解释】查明矿藏分布情况,测定矿体的位置、形状、大小、成矿规律、岩石性质、地质构造等情况。
勘测【意思解释】勘察和测量:~地形。
窥勘【意思解释】1.暗中察看。
勘实【意思解释】1.犹查实。
勘鞠【意思解释】1.见"勘鞫"。

察勘造句

察勘造句(1)地质学家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察勘.
(2)投标人应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察勘,以便编制投标文件。
(3)经开发公司派员现场察勘,发现该房阳台门及次卧室窗台下外墙出现渗水现象。
(4)可是,当实地察勘刘全的房屋时,却发现其房屋已经改建,并未“逾制”。
(5)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六十日内接受咨询、察勘标的并提供相关资料。
(6)经陆上及水上察勘,防汛墙撞损位置位于黄浦江、苏州河河**汇处,黄浦公园人民英雄纪念塔外侧。
(7)林彪素来对战役战术算度极精,经过反复察勘和运筹,一个完整的伏击战计划基本形成。
(8)总结上一轮改革经验,察勘当前得失,是新一轮混改推进的必选项,但只要决心在,混改终归会走出一条坦途【
(9)得到消息,王立军立刻驱车赶赴现场,他边察勘边要求刑警全力以赴侦破此案,以遏制抢劫机动车犯罪高发的势头。
(10)总结改革经验,察勘当前得失,是新一轮混改推进的必选项。

察勘相关的成语

察察而明谓在细枝末节上用心,而自以为明察。《晋书 - 皇甫谧传》:“若乃圣帝之创化也,参德乎二皇,齐风乎虞夏,欲温温而和畅,不欲察察而明切也。”《旧唐书 - 文苑传上 - 张蕴古》:“勿浑浑而浊,勿皎皎而清,勿没没而闇,勿察察而明。”清 -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八
察察为明察察:分析明辨;明:精明。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。
静观默察不动声色,仔细观察。
观风察俗观察国风民俗。
观貌察色观察脸色以揣测对方的心意。
观形察色见“观貌察色”。
聆音察理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。指善于分析
端倪可察事情已经可以看出眉目来了。
洞幽察微彻底地看到幽深微妙处。
洞察秋毫洞察:看得很清楚;秋毫: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,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。形容人目光敏锐,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。
洞察其奸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。
析微察异指仔细观察、辨别。
暗察明访察:细看,详审;访:寻访。指用各种方法调查了解情况
明廉暗察犹言明察暗访。
明察暗访察:调查研究;访:查询。公开察看了解;暗中调查访问。指用不同方式;从不同方面进行调查了解。
微察秋毫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。
察颜观色观察别人的脸色,以揣摩其心意
察言观行指考察其言行以知人。
察言观色察;观:仔细看;言:话;色:脸色。琢磨别人说的话;观察人的脸色。以揣度对方的心意。
察见渊鱼渊:深潭。能看清深水中的鱼。比喻为人过于精明。
枉勘虚招刑讯逼供,屈打成招。

察勘相关的成语分类

察勘相关的词语

察理【意思解释】1.谓苛察地治理。
察恕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体察谅解。
察只【意思解释】1.宋代方言。当世无双,独一无二之意。
宠授【意思解释】1.指皇帝授予官爵。
宠秩【意思解释】1.宠爱而授以官秩。 2.指尊贵的官秩。
宠辱【意思解释】1.荣宠与耻辱。
宠昵【意思解释】1.见"宠昵"。
宠柳娇花【意思解释】1.惹人宠爱的柳色﹑娇艳的花枝。形容春色。
宠妾【意思解释】1.特受宠爱的姬妾。
宠命【意思解释】1.加恩特赐的任命。封建社会中对上司任命的敬辞。
察捕【意思解释】1.侦察捕捉。
察视【意思解释】1.考察;视察。 2.仔细看,查看。 3.官职名。监察御史的别称。
察推【意思解释】1.官名。观察推官的省称。宋苏轼有《自径山回得吕察推诗用其韵招之宿湖上》。
察眉【意思解释】1.《列子.说符》:"晋国苦盗。有郄雍者,能视盗之貌,察其眉睫之间,而得其情。晋侯使视盗,千百无遗一焉。"后因以"察眉"谓察看人的面容便知道实情。
楚弓楚得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楚得楚弓"。 2.《公孙龙子.迹府》:"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,载忘归之矢,以射蛟﹑兕于云梦之圃,而丧其弓。左右请求之,王曰:'止。楚王遗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乎?'"《孔子家语.好生》﹑《孔丛子.公孙龙》﹑汉刘向《说苑.至公》等亦记有此事。后因以"楚弓楚得"或"楚得楚弓"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。
楂糕【意思解释】1.山楂榚。
椿槿【意思解释】1.大椿与木槿花。大椿长寿,木槿花朝开暮落。两者生命长短殊异。
椿桂【意思解释】1.椿﹑桂皆长寿之木,诗文中多用作颂人长寿之词。
椿年【意思解释】1.大椿的年龄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中谓,上古有大椿木,以八千岁为一春,八千岁为一秋。后世因以"椿年"为祝人长寿之词。
琤淙【意思解释】1.犹琤琤。杰出貌。
存栏【意思解释】1.指牲畜在饲养中。用于统计饲养中的牲畜头数。
存顾【意思解释】1.关心照顾。
存济【意思解释】1.救济;救助。 2.过活;度日。 3.活路﹑生路。 4.消受,安享。
存谕【意思解释】1.存问﹑慰谕。
存积【意思解释】1.积存;积贮。
存慰【意思解释】1.存问﹑慰抚。
存赐【意思解释】1.恤问﹑救济。
存奬【意思解释】1.犹褒奖。
存聚【意思解释】1.留存﹑积聚。
存食【意思解释】1.指食物积存在胃里不消化。
存品【意思解释】1.谓保持清高的品格。
存省【意思解释】1.慰问;问候。
存荆【意思解释】1.存楚。
存政【意思解释】1.谓使国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。
弛柝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?柝"。 2.废巡更。

察勘相关的成语补全

察勘相关的成语接龙

察勘其他造句

察里津造句1、就是在察里津草地举行阅兵式,也不会有人把我们赶出去的。
2、伊利亚多云,其返回察里津之目的、使命,在于恢复革命之下人民之宗教。
3、这座工业城市和农业重镇始建于16世纪,旧称察里津,意为沙皇之城。
4、斯大林在察里津城下组建了忠于自己的军队,有了伏罗希洛夫司令员指挥的第10集团军的支持,于是就掌握了察里津的一切。
5、伏尔加河畔的这座城市,曾经叫察里津,1925年,为歌颂领袖斯大林,改名斯大林格勒。
6、然而,在察里津的征粮却使斯大林得出了不享有特别的军权,不干预战线的事务就不行的结论。
7、好像是卡尔梅克共和国埃利斯塔市,据说在我没满月时到了察里津,噢,就是现在的斯大林格勒……
8、这座工业城市和农业重镇始建于16世纪,1925年由察里津易名为斯大林格勒,1961年改称伏尔加格勒。

武装警察造句1 一群武装警察严阵以待确保记者不会溜进这个镇.
2 我觉得让武装警察永久性地在城市里巡逻是老鼠拉木锨,大头在后边。
3 内政大臣就武装警察问题公开发表意见并坚持不退让.
4 进一步增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.
5 武装警察理论是警察学理论体系的分支,是由武装警察职能职责研究、管理体制研究、比较研究、警种设置理论等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。
6 绑架者被武装警察当时当地击毙.
7 武装警察的动员和调度权将被集中起来,置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即将颁布的新规定之下。
8 抢匪是逃不掉的,武装警察已经封锁了道路.
9 他用手指着自己的头来嘲弄武装警察,好像在招引他们开枪一样。
10 第六十八条本法关于军人的规定,适用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。http://
盘察造句1 太祖马上命令锦衣军在禁宫内外大小城门搜寻盘察,可偏偏不见什么线索。
2 鸡叫了,再不走的话,巡逻的人该盘察我们了。
3 幸亏近年来由于杨广移京东都,长安不再是那般盘察严格,防卫森严,才能如此轻松地在此聚集。
4 接下来,我用罗盘察看了地形方位,见离潭前不远处有一空地,此地被河流包围,潭正位于地之前30米远的位置。
5 区小队的同志只是跟踪监视,没有盘察,报告给了我,我也拿不定主意,找你们征询意见来了。
6 很快就到中午,众人顾不得休息便到余下几处去盘察,西北角凌风的院落也在查询名单之中!凌风对这一切一无所知,正一心用养体液淬体。
7 5的正版盘察看起来:“当然,而且我还知道这几台电脑的硬盘并没有报废……”。
8 等等,定王现在全城都以‘捉拿逆党’为名捉拿李唐贵族,而且城门防守甚严出行都须盘察,恐怕会暴露所以此时不宜出城,先在城内躲几天吧。
9 好了,没什么大不了的,那陈光军是剑神宗的人,来万灵宗是为了万灵归一,不过你也应该吸取教训,出了灵药园之后,把你身边的人都好好盘察一遍。
行政监察造句1) 督察权,以法律监督为主要内容,包括行政监察和司法检察两个方面。
2) 国家环保总局联合监察部建立了太湖水系行政监察制度。
3) 行政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。
4) 行政监察是我国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环节。
5) 然而,我国现行的行政监察制度显然并没有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,越来越体现出对现实的极大不适应性。
6) 劳动行政监察,劳动争仪仲裁。
7) 第三,文章探讨了汉代三大行政监察体系的互动关系及运行特点,对其运行机制的积极意义和缺陷进行了评价。
8)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当前的行政监察,这划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。
9) 他还是韩国的行政监察官。
10) 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察、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。
康斯坦察造句一、根据该协定,美国将在罗马尼亚东部的康斯坦察市、巴巴达格市、图尔恰县的斯米尔丹和中部的钦库设立4个军事基地。
二、根据该协定,美国将在罗马尼亚东部的康斯坦察市、巴巴达格市、图尔恰县的斯米尔丹和中部的钦库设立军事基地。
三、,在瓦斯卢伊县、康斯坦察县和这起在布勒伊拉县发现的病例为H5型禽流感病毒。
四、至今,在罗马尼亚已经成立了三所孔子学院和一家孔子课堂,分别设在锡比乌、克卢日、布拉索夫和康斯坦察。
五、据当天媒体报道,受暴风雪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罗南部、东南部和西南部的久尔久、康斯坦察、阿尔吉什等9个县。
六、目前,在罗马尼亚已经成立了三所孔子学院和一家孔子课堂,分别设在锡比乌、克卢日、布拉索夫和康斯坦察。



校勘学造句(1) 惠栋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、校勘学家、经学家,吴派经学的创始人。
(2) 校勘学为学者编校文化遗产的书写文本提供诸项原则。
(3) 顾氏的校勘学思想和方法,对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,有些甚至已成为当今古籍整理校勘学科中的基本原则。
(4) 它们具有极强的文献真实性,在目录学、版本学、校勘学、辨伪学、古籍文意解读等方面,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研究价值。
(5) 宋代史书校勘在我国校勘学史上有重要地位,宋代学术思潮与史书校勘有密切的关系。
(6) 作为集文字学、音韵学、训诂学、校勘学研究之大成的王念孙,自然是这一时期的学术代表人物。
(7) 以往学术界对它的研究,往往偏重于其史学思想、史学观点以及校勘学、目录学、历史编纂学等方面,而忽略了历史考据的本身。
(8) 袁行霈先生说“家叔以余贫苦”的“苦”是“告”的讹字,极有见地,这正是校勘学所谓“理校”之法的妙用,而那位“诸侯”正是“告”的对象。

勘灾造句1、美国肯塔基州慈济志工,为上个月发生的风灾进行勘灾。
2、在泰国,慈济人来到博他伦府省水患灾区勘灾。
3、节目一开始,日本勘灾团前往受到海啸肆虐日本东北方的城市,进行勘灾和小型发放。
4、慈济日本勘灾团与大爱台的记者来到大船渡市,告诉我们地震幸存者所面临的艰难环境。
5、因为新泽西的雪松林市发生水患,美国慈济志工动员勘灾。
6、在中国的慈济勘灾团,在地震灾区四川展开救援行动,另外志工也前往美国中西部,为龙捲风灾民发放物资。
7、并从技术面建议一个可供实用的遥测勘灾机制中所需考量之重点。
7、造句网(在线造句词典)
8、在巴西,慈济志工到风灾受创区勘灾,为未来的重建工作做准备。
9、在勘灾后,37位慈济志工从芝加哥、明尼苏达和威斯康辛,紧锣密鼓准备发放工作。
勘问造句1、苏护忤旨,本该勘问;但陛下因选侍其女,以致得罪;使天下闻之,道陛下轻贤重色,阻塞言路。
2、费、尤二人虽是冒犯参卿,其罪尚小,且发下法司勘问。
3、商鞅不由一阵怒火上冲,就想立即将李醯交廷尉府勘问。
4、奉圣旨,着刑部及都察院将原问李吉大理寺官好生勘问,随贬为庶人,发岭南安置。
4、造 句 网(在线造句词典)祝您造句快乐,天天进步

6、崔应元等其在勘问之列,应照末减例,尽投之边裔,以御魑魁可也。
7、天子震怒,遣校尉拿苏轼来京,下御史台狱,就命李定勘问。
8、遂命四天王并三十六员雷将,下界捉拿莲童上天勘问。
9、如此汹汹诛心勘问灵魂,天下孰能不诚惶诚恐?儒家记仇。
勘校造句1. 该书经过多次勘校,显得更加详实完善了.
2. 自登第后,胡三省在案牍之余致力于《通鉴》的勘校工作。
3. 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、刘燮等勘校石经,其残缺者,计料石功,并字多少,欲补治之。
4. 而在其他的许多怪才们擅长的工作中,这种刺激亦有所帮助,比如勘校,估算诸如一把火柴的大额数目。
5. 而除却这种对比方法之外,更为重要的,就是对历史书籍中记载的勘校。
6. 修书本就是个浩大工程,尤其要从浩如烟海的道门书籍中一一勘校修正,雕刻成版。



察勘造句(1)地质学家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了察勘.
(2)投标人应对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进行现场察勘,以便编制投标文件。
(3)经开发公司派员现场察勘,发现该房阳台门及次卧室窗台下外墙出现渗水现象。
(4)可是,当实地察勘刘全的房屋时,却发现其房屋已经改建,并未“逾制”。
(5)自本公告公布之日起六十日内接受咨询、察勘标的并提供相关资料。
(6)经陆上及水上察勘,防汛墙撞损位置位于黄浦江、苏州河河**汇处,黄浦公园人民英雄纪念塔外侧。
(7)林彪素来对战役战术算度极精,经过反复察勘和运筹,一个完整的伏击战计划基本形成。
(8)总结上一轮改革经验,察勘当前得失,是新一轮混改推进的必选项,但只要决心在,混改终归会走出一条坦途【
(9)得到消息,王立军立刻驱车赶赴现场,他边察勘边要求刑警全力以赴侦破此案,以遏制抢劫机动车犯罪高发的势头。
(10)总结改革经验,察勘当前得失,是新一轮混改推进的必选项。
韦编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