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编网

什么非得已的成语

补 全情非得已
相 关 情非什么什么 - 情非得什么 - 情什么得什么 - 情什么得已 - 情什么什么已 - 什么非得已 - 什么非得什么 -

什么非得已的成语大全

情非得已情况出于不得已。
清 -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适才躲避桌下,自知失仪露丑,实系情非得已,诸位姐姐莫要发笑。”

什么非得已的相关词语

非想非非想处天【意思解释】1.佛教语。即三界中无色界第四天。此天没有欲望与物质﹐仅有微妙的思想。
非想非非想处【意思解释】1.佛教谓无色界第四天的禅定。诸天之最胜者。即非有想非无想定。
非非想【意思解释】1."非想非非想处天"的略语。 2.喻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非李非桃【意思解释】1.喻不是兄弟姐妹关系。
非日非月【意思解释】1.《荀子.赋》﹕"爰有大物﹐非丝非帛﹐文理成章﹔非日非月﹐为天下明。"大物﹐指礼﹔礼非日月﹐而与日月同功。后用为歌功颂德的套语。
非驴非马【意思解释】1.《汉书.西域传下.渠犁》﹕"﹝兹王﹞后数来朝贺﹐乐汉衣服制度﹐归其国﹐治宫室﹐作僥道周卫﹐出入传呼﹐撞钟鼓﹐如汉家仪。外国胡人皆曰﹕'驴非驴﹐马非马﹐若兹王﹐所谓骡也。'"骡﹐即骡﹐马驴杂交而生。后用"非驴非马"形容不伦不类的事物。
非亲非故【意思解释】1.不是亲属也不是故旧。表示彼此过去毫无关系。
非非【意思解释】1.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。非所当非﹐不是就是不是。 2.并非错误。 3.犹言大不以为然。 4."非非想"的略语。 5.喻不切实际的幻想。
非…非…【意思解释】既不是…又不是…:~亲~故ㄧ~驴~马。
来是是非人,去是是非者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。谓谁惹起的是非,还得由谁来了结。
想入非非【意思解释】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:一时心猿意马,想入非非。
错非【意思解释】1.方言。除了﹐除非。
长傲饰非【意思解释】1.滋长骄傲﹑掩饰过错。
车非【意思解释】1.复姓。隋周摇之祖先与北魏同源,为普乃氏,及居洛阳,改为周氏。周闵帝受禅,赐姓车非氏。隋文帝受禅,复姓周氏。参阅《隋书.周摇传》﹑《通典.氏族五》。
次非【意思解释】1.古勇士名。
兹非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兹飞"。 2.春秋楚国剑士。后世借指勇力武士。
佽非【意思解释】1.人名。相传为春秋时楚国勇士。
阿非利坎人【意思解释】南部非洲的民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南非,少数分布在纳米比亚、津巴布韦等国。约285万人(1985年)。讲南非荷兰语。多信基督教新教。主要从事农牧业。
阿拉伯非洲【意思解释】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北的非洲。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柏柏尔人。通用阿拉伯语,信奉伊斯兰教。其历史文化发展同撒哈拉以南的黑种人截然不同。
辟非【意思解释】1.避邪﹐驱邪。
种瓜得瓜﹐种豆得豆【意思解释】1.比喻做了什么样的事情﹐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。
种瓜得瓜﹐种李得李【意思解释】1.见"种瓜得瓜﹐种豆得豆"。
腻得得【意思解释】1.形容物体给人以粘糊的感觉。
得得【意思解释】1.任情自得貌。语本《庄子.骈拇》:"夫不自见而见彼,不自得而得彼者,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。" 2.频频;频仍。 3.特特,特地。 4.应诺之词。犹言好好。 5.的确,确实。 6.恰好。 7.犹答答。作词或词组的后缀。 8.象声词。多形容马蹄声。
得不得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巴不得。
得寸得尺【意思解释】1.《战国策.秦策三》:"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"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道得应得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道的应的"。 2.犹言说到做到。
躲得和尚躲不得寺【意思解释】1.谓纵然一时躲避,但终究不能根本脱身。
拳头上立得人﹐胳膊上走得马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拳头上站的人,胳膊上走的马"。
树荆棘得刺,树桃李得荫【意思解释】1.比喻恶有恶报,善有善报。
除狼得虎【意思解释】1.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。
吃得开【意思解释】1.行得通;受欢迎。
策得【意思解释】1.犹得计。计谋得以实现。
楚得楚弓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楚弓楚得"。
楚弓复得【意思解释】1.喻失物复得。
楚弓楚得【意思解释】1.亦作"楚得楚弓"。 2.《公孙龙子.迹府》:"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,载忘归之矢,以射蛟﹑兕于云梦之圃,而丧其弓。左右请求之,王曰:'止。楚王遗弓,楚人得之,又何求乎?'"《孔子家语.好生》﹑《孔丛子.公孙龙》﹑汉刘向《说苑.至公》等亦记有此事。后因以"楚弓楚得"或"楚得楚弓"比喻虽有所失而利未外溢。
吃得来【意思解释】1.能吃;吃得惯。
吃得准【意思解释】1.猜得透,估计得准。
吃得消【意思解释】1.支持得住;受得了。
吃得住【意思解释】1.控制得住。 2.禁受得起;承受得住。
已已【意思解释】1.已,休止。迭用以加重语气。
辍已【意思解释】1.停止。
瞠乎后已【意思解释】1.见"瞠乎后矣"。
不获已【意思解释】1.不得已。
不为已甚【意思解释】1.《孟子.离娄下》:"仲尼不为已甚者。"朱熹集注:"已,犹太也。杨氏曰:'言圣人所为,本分之外,不加毫末。'"后以"不为已甚"谓不做过分的事,适可而止。
病已【意思解释】1.病愈。
逼不得已【意思解释】1.迫不得已。
不已【意思解释】1.不止,继续不停。 2.岂非。 3.不得已。
方兴未已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方兴未艾"。
冯唐已老【意思解释】1.同"冯唐易老"。
何已【意思解释】1.为什么。 2.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已﹑无尽。
墓木已拱【意思解释】1.语出《左传.僖公三十二年》:"尔何知?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。"此谓墓地之树,大可两手合围。后因以"墓木已拱"为慨叹人逝已久之词。
无已【意思解释】1.不倦,不怠。 2.无止境;无了时。 3.不得已。
而已【意思解释】助词,罢了:如此~,岂有他哉ㄧ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~,不必过于认真。
恶贯已盈【意思解释】1.同"恶贯满盈"。
诺已【意思解释】1.叹词。犹今言罢了。 2.承诺与否。
得已【意思解释】1.谓得以了结。 2.谓出于自己的意愿。
大势已去【意思解释】1.谓有利的局势已经丧失。
但已【意思解释】1.仅此而已。谓不复深究或就此了事。
久已【意思解释】很久以前已经;早就:这件事我~忘了。

相关成语接龙

相关成语分类

什么非得已的相关成语

情非得已情况出于不得已。
清 -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62回:“适才躲避桌下,自知失仪露丑,实系情非得已,诸位姐姐莫要发笑。”
逼不得已逼:逼迫。迫不得已
宋 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85卷:“欲此求方,终不可得,云伟骨未应得之,逼不得已,妻尸解而去。”
迫不得已迫:逼迫;已:停止;结束。逼得毫无办法;不得不如此。
东汉 班固《汉书 王莽传上》:“将为皇帝定立妃后,有司上名,公女为首,公深辞让,迫不得已,然后受诏。”
必不得已必然不能得止。指形势使得非如此不可。表示无可奈何的意思。
《论语 颜渊》:“子贡问政。子曰:‘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’子贡曰:‘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’曰:‘去兵。’”
万不得已无可奈何;不得不这样做。万:绝对;万万。
明 焦竑《玉堂丛语》:“汝父欲保全身家,万不得已,姑借我以免祸耳。”
非驴非马不是驴;也不是马。形容走了样;什么也不像;不伦不类。
东汉 班固《汉书 西域传下 渠犁》:“驴非驴,马非马,若龟兹王,所谓骡也。”
非罴非熊罴:熊的一种。不是熊也不是罴。旧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
清 - 张岱《祭少师朱恒岳公文》:“公之功烈,如岳如嵩,公之遇合,非罴非熊。”
非熊非罴罴:熊的一种。不是熊也不是罴。旧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
西汉 - 司马迁《史记 - 齐太公世家》:“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:‘所获非龙非彲,非虎非罴;所获霸王之辅。”
非日非月非:不论;月:月夜。不论白昼或黑夜。形容不分昼夜
战国 - 赵 - 荀况《荀子 - 赋篇》:“非日非月,为天下明。”
非亲非故故:老友。不是亲属,也不是熟人。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。
唐 刘肃《大唐新语 刚正》:“臣必以韦擢与盗非亲非故,故当以货求耳。”
非非把对的认为是对的,把错的认为是错的。比喻是非、好坏分得非常清楚。
先秦 荀况《荀子 修身》:“是是非非谓之知,非是是非谓之愚。”
想入非非非:出于佛经;指虚幻的境界。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。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。
《楞严经》第九卷:“如存不存,若尽非尽,如是一类,名为非想非非想处。”
非得失正确与错误,得到的与失去的。
宋 - 朱熹《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》:“不知所言,重念臣愚,素无史学,然于是非得失之故,实有善善恶恶之心。”
得尺得寸得:取得,获得。指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,得多少就是多少。
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 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得寸得尺《战国策 -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。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。
《战国策 - 秦策三》:“王不如远交而近攻,得寸则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也。”
鲁难未已不杀掉庆父,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。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,就得不到安宁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闵公元年》:“不去庆父,鲁难未已。”
过为已甚过:过分;为:做;已甚:过头。做得太过分。
《孟子 - 离娄下》:“仲尼不为已甚者。”
赞叹不已已:止;完。连声赞赏不止。
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34回:“庄绍光看了,赞叹不已。”
贪求无已见“贪求无厌”。
明 - 瞿佑《剪灯新话 - 唐义士传》:“迩杨总统,势焰薰赫,贪求无已。”
诛求无已勒索榨取;没有止境。(诛求:苛求;勒索;已:停止)。
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:“诛求无已,天下空虚,群臣畏恐,莫敢尽忠。”
诛求不已见“诛求无已”。
清 - 张廷玉《明史 - 范济传》:“无丁之家,诛求不已;有丁之户,诈称死亡。”
莫为已甚不做得太过分。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适可而止。
羽翼已成鸟的羽毛和翅膀已长全。比喻力量已经具备。
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留侯世家》:“我欲易之,彼四人辅之,羽翼已成,难动矣。”
米已成炊比喻事已做出,无可挽回
称赏不已赏:赞赏。不已:继续不止。连连称赞。
《五代史平话 周史》:“讨论撰定,皆合事宜,威称赏不已。”
盖棺事已盖:遮盖;已:停止。人死了,事情才算完结。泛指终身坚持或追求某种事业
唐 - 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盖棺事则已,此志常觊豁。”
由来已久发生此事,已有很久的原因
南朝 - 宋 -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- 德行》:“王子敬病笃,道家上章应首过,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。”
生生不已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,永无停止。
气数已尽气数:命运。形容人已生命垂危,即将死亡或没有生命力
聂绀弩《论封神榜 》:“作恶多端,残害人民的是‘气数已尽’的旧势力。”
毙而后已毙:倒下,死亡。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,至死才罢休
西汉 戴圣《礼记 表记》:“乡道而行,中道而废,忘身之老也,不知年数之不足也,俯焉日有孳孳,毙而后已。”
木已成舟木头已经做成了船。比喻事情已成定局;不可挽回。
清 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:“据你说来,则木已成舟,实难挽回了?”
有增无已不断增加或不断扩展。
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第八章:“首先是美国教士向驻京美使发电报告说‘抢劫纵火及暗杀之事,有增无已……’”
有加无已已;停止。只有不断增加;没有停止。形容事物向着某个方向不断发展加深。
宋 陈亮《复杜伯高书》:“然而左右独以为不然,时以书相劳问,意有加而无已。”
日已三竿同“日上三竿”。
明 - 王錂《春芜记 - 探遗》:“你看日已三竿,且到佛殿前探望一回何如?”
方寸已乱方寸:指心。心绪纷乱。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回:“你们别吵!我此刻方寸已乱,等我定一定神再谈。”
方兴未已见“方兴未艾”。
铁郎《二十世纪之湖南》:“世变茫茫,方兴未已。”
情不自已犹情不自禁。
清 -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- 瑞云》:“过一二日,情不自已,修贽复往。”
恶贯已盈同“恶贯满盈”。
《金石萃编 - 唐玄宗〈批答裴耀卿等奏〉》:“小蕃背诞,恶贯已盈。”
年事已高年事:年纪。指一个人的岁数已经很大了。
《南史 - 虞荔传》:“卿年事已高,气力稍减。”
安分守已规矩老实,守本分,不做违法的事。
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二回:“从此养好了,可要安分守己,再别胡行乱闹了。”
如此而已就这样罢了。而已:罢了。
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无为其所不为,无欲其所不欲,如此而已矣。”
如斯而已而已:罢了。就这样罢了,再没有别的。或只不过这样
南朝 - 宋 -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- 言语》:“孙皓问:‘卿字仲思,为何所思?’对曰:‘在家思孝,事君思忠,朋友思信,如斯而已。’”
大势已去大势:指有利的局势。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;前途没有希望。
宋 朱熹《朱子语类》:“程子说天命之改,莫是大势已去。”
墓木已拱拱:两手合围。坟墓旁的树已有合抱粗了。形容人已死去多年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尔何知?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。”
喋喋不已喋喋:形容说话的声音;已:止。唠唠叨叨,说个没完
宋 - 司马光《辞知制诰状》:“奏牒繁多,喋喋不已。”
冯唐已老汉朝冯唐身历三朝,到武帝时,举为贤良,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。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。同“冯唐易老”。
唐 王维《重酬苑郎中》诗:“扬子《解嘲》徒自遣,冯唐已老复何论。”
冢木已拱比喻老死多年。
《毂梁传 - 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泰伯将袭郑,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:‘千里而袭人,未有不亡者也。’泰伯曰:‘子之冢木已拱矣,何知!’”范宁注:“子之辈皆已老死矣……言其老无知。”
兵已在颈颈:颈项。刀已架在脖子上。比喻危险已非常逼近
明 -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5回:“夷吾曰:‘此辈兵已在颈,尚欲累人耶?’”
低回不已低回:徘徊留恋;不已:不停止。不停地徘徊,留恋忘返。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。
《史记 - 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,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。”
严于律已律:约束。严格要求自己。
宋 陈亮《谢曾察院启》:“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夫治道。”
东隅已逝东隅:指日出处,表示早年。桑榆:指日落处,表示晚年。早年的时光消逝,如果珍惜时光,发愤图强,晚年并不晚。
唐 - 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”
不能自已已:停止。指无法控制自己,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。
唐 卢照邻《寄裴舍人书》:“因泣下交颐,不能自已。”
不为已甚已甚:过分。不做过分的事,要适可而止。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
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离娄下》:“仲尼不为已甚者。”朱熹集注:“己,犹太也。杨氏曰:‘言圣人所为,本分之外,未加毫末。’”
一波已作一个波浪还没形成,另一个波浪又起来了
宋 - 姜夔《白石道人诗说》:“波澜开阖,如在江湖中,一波未成,一波已作。”
一夔已足夔:古贤臣名,为舜时的典乐官。夔一人已足制乐。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,有一个就足够了。
《韩非子 - 外储说左下》:“不也,夔非一足也,……一而足也。”《吕氏春秋 - 察传》:“夫乐,天地之精也,得失之节也,故唯圣人为能和,乐之本也。楚能和之,以平天下,若夔者一而足矣!”
一之已甚见“一之谓甚”。
唐 - 任蕃《梦游录 - 张生》:“酒至白面少年,复请歌。张妻曰:‘一之已甚,其可再乎?’”
齐大非耦旧时凡因不是门当户对而辞婚的,常用此话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。
《左传 - 桓公六年》:“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,大子忽辞。人问其故,大子曰:‘人各有耦,齐大,非吾耦也。’”
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,不敢高攀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桓公六年》:“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,大子忽辞。人问其故,大子曰:‘人各有耦,齐大,非吾耦也。’”
饰非遂过粉饰错误,养成过失。
战国 - 卫 - 吕不韦《吕氏春秋 - 审应》:“公子食我之辨,适足以饰非遂过。”
饰非文过粉饰掩盖过失、错误。
东汉 - 班固《汉书 - 贾捐之传》:“顺非而泽,不听而诛。”唐 - 颜师古注:“谓人有坚为辩言,不以诚质,学于非道,虽博无用,饰非文过,辞语顺泽,不听教命……”

相关的造句

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造句一、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。
二、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,果且有彼是乎哉?果且无彼是乎哉?彼是莫得其偶,谓之道枢。
三、古人说“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”。
四、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”被中国人用到极致,庄子“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”,骨子里便为是非无定论。
五、此一道理或可谓之“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”(《庄子·齐物论》)。
六、如果大是大非面前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,口是心非,岂不是积非成是,国是日非。



非非造句1 当天的烦恼已经够受的了,不要再想入非非。
2 是是、非非谓之知,非是、是非谓之愚。荀子
3 如来所说法,皆不可取、不可说、非法、非非法。
4 想入非非是通向科学探索的必需的和首要的步骤。
5 要正直地生活,别想入非非!要诚实地工作,才能前程远大。陀思妥耶夫斯基
7 她真诚的希望就是实事求是地观察事物,并且不想入非非。
8 他心里却有点想入非非,不知这几枚牙齿什么时候出得了手。
9 她依然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好管闲事、想入非非的佩尼曼太太。
10 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对于大家来说是很明了的。
11 你不能对她想入非非。
是是非非造句1 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对于大家来说是很明了的。
2 你们之间的是是非非,我不想听。
3 如今因你引起的是是非非已经不少了,你还要我说什么好呢。
4 用宽容的心,去宽容身边的是是非非,让生活简单一点;用宽容的心,去宽容身边的不如意,让生活快乐一点。一辈子并不长,简单一点,快乐一点,幸福一点,这样就足够了。朋友,国际宽容日,愿你快乐自如。
5 凡事看淡一些,不牵挂,不计较,是是非非无所谓。无论失去什么,都不要失去好心情。把握住自己的心,洁白,安静。放下不等于放弃,执着并不是坚持。
6 得得失失平常事,是是非非任由之,冷冷暖暖我自知,坎坎坷坷人生路,曲曲折折事业梯,凡事不必太在意,愿你一生好运气!元旦快乐。
7 生活,免不了磕磕碰碰,免不了是是非非。兔年,免不了祝福铺天盖地,免不了幸福快乐开心,免不了幸福的美好生活,祝你兔年开开心心!
8 你坐轻舟顺江游,真色迷人风为歌。是是非非随风去,小酌一杯兴难休。坏栏迸竹醉好题,弹(蛋)丸之地闲情多。(请看每句首字,然后连起来读吧)。
9 国际盲人节,送你双慧眼,愿你你看清这世间的是是非非;送你一双千里眼,愿你高瞻远瞩前途光明,最后送你一双笑眼,祝你天天笑哈哈!
10 对于“强制保险”的是是非非,这位律师说:“反正全国都是这么办的,在没有接到通知之前,银行不可能更改。”。
非亲非故造句1、小孩与她非亲非故,她却把他当亲生儿子看待。
2、一个与他互不相识、非亲非故的青年,及时地把他送进了医院。
3、咱俩非亲非故,凭什么让我相信你确实把钱丢失了。
4、我们俩非亲非故,凭什么你老是跟着我。
4、造句网www.

6、有人帮当然很好,但永远不要去指望倚赖,非亲非故,谁也不想惹麻烦上身,不帮是本分,帮你是情分,不帮不用去恨,该庆幸他没有随众捅一刀,帮了的话就要记得,要感恩。尾鱼
7、很多非亲非故的外人爱问:“怎么还不结婚?”“怎还不生孩子?”请问,关你屁事呢?难道结婚生子你保证幸福吗?不幸福你赔一千万吗?这些人从不自觉失礼,回敬他一句“关你屁事”,或可教育他一下。蔡康永
8、我看到,她对一个非亲非故的家庭的忠诚,我也看到,她对别人孩子的无私奉献与悉心爱护。
9、他们和伤残军人非亲非故,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护理他们,不求索取,不求名利,只为患者安康。
非驴非马造句1) 小明写的作文非驴非马,既不是散文,又不像议论文。
2) 长久以来,认为东西文化结合是非驴非马的这种想法,是偏差的。
3) 这种老引外国例子来套在我们身上的说法,非驴非马,我很不以为然。
4) 这篇文白夹杂的文章有点非驴非马,实在不通顺。
5) 非驴非马就一定是骡子吗?笑话!
7) 你这幅画,把人画得非驴非马的,实在不好。
8) 这副对联对得非驴非马,叫人看了莫名其妙。
9) 作者似乎拿不定主意是写喜剧还是写悲剧,致使这个剧非驴非马。
10) 你别卖弄那非驴非马的英文了,听了很是难过。
11) 说到底,http://
看得见,摸得着造句1 诺里斯创作最精到之处便是,他描绘的人物使人看得见摸得着.
2 付出,就是这个世界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!
3 异教徒:名词,愚昧无知的人,他崇拜某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.
4 看得见摸得着就是用不了,就跟老男人胯下那玩意一样,逗你高兴细想还有顽皮在内,这种彩衣娱老的孩子谁不喜欢?除此,刑丰还跑了钱老爷子那一趟。
5 是立竿见影、吹糠见米的,是看得见摸得着的。
5 造句网(在线造句词典)祝您造句快乐,天天进步http://www.
6 很多人会享受权势、享受财富、享受健康、享受自然风光,却不一定会享受幸福。因为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,看得见摸得着,而幸福却捉摸不定。
7 对孩子来说,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,一个榜样,一个他们看得见、摸得着的英雄。
8 于是三个人骑车去了清津市场,那时候,却早就变成了战场。成千上万的人,起家越来越高,都想要把马上就要变废纸的钞票变成一点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。
9 不过话说回来,受控环境及CLR带给我们的好处却是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.
得不得造句1、他的心里乱得不得了,怎么也找不到解决这件事的办法。他不停地挠着头,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。
2、只要一个人就觉得寂寞,害怕得不得了的时候,就会不知不觉地拿起电话筒,只想听听不到十秒的姐姐的声音。
3、小明得知晚上妈妈要带他去看电影,高兴得不得了。
4、得罪了广大人民的人,我就不得不得罪他。
5、见到舅舅来了,小杰欢喜得不得了。
7、各位副总裁也都安排得不得其所。
8、这个孩子被宠得不得了,稍不如意就暴跳如雷。
9、在毕业联欢晚会上,同学们有唱有跳,各个喜欢得不得了。
10、在那一段风声鹤唳的日子裡,只要外头一有声响就紧张得不得了。
11、昨晚看了一夜的书,今早起来头昏得不得了,还胸有成竹呢,我现在是热锅上的蚂蚁——急死了。
得得造句1、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,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。勃朗宁
2、只有真心爱人的人,才能获得得别人的爱。
3、他做这事显得得心应手。
4、人活着总是要得罪一些人的就要看那些人是否值得得罪。
5、哥几个,有钱瞎得瑟,没钱穷得瑟,反正都得得瑟。
7、他获得了冠军,显得得意洋洋。
8、他俩是舞臺上老搭档了,所以演起来配合得得心应手。
9、有时候,她为了这一切的光荣和愉快真乐得得意忘形呢。

11、他获得了冠军,显得得意扬扬。
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造句1 我们中国人有句谚语说: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”这也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: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
2 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种下优惠的友情,得到仁惠的友情。郭沫若
3 我父亲辛勤工作,他总是把"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"这句话挂在嘴上。
4 他辛勤耕作,秋天取得了好成绩,真是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
5 可是"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",就算种的只是希望,那希望也给人很大的鼓舞。
7 等着瞧吧,你在生活中亦会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
8 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对于已往的检讨,足为将来的借鉴。
9 只要你努力工作,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肯定会得到应有的回报。
10 生活中,种瓜得瓜种豆得豆。
11 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。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
你懂得造句1, 如果你懂得量入而出,那你就可以致富了。富兰克林
2, 权威是你把权给别人的时候,你才能有真正的权利,你懂得倾听、懂得尊重,承担责任的时候,别人一定会听你,你才会有权威。
3, 退出人海做一个旁观者,会使你懂得一些别人所来不及发现的道理。罗兰
4, 如果你懂得量入为出,那你就可以致富了。富兰克林
5, 倘若你懂得如何利用生命,那么一生的时间是够长的。
6, 每一个人都是一卷书籍,假如你懂得正确的读法的话。
7, 如果你懂得使用,金钱是一个好奴仆,如果你不懂得使用,它就变成你的主人。马克·吐温
8, 如果你懂得珍惜,你会发现你获得的越来越多,如果你一昧去追求,一昧的向前,为了自己的追求,不顾一切,给自己太多的压力,不去注重珍惜,你会发现你失去的越来越快。
9, 如果发生在你身上的每一件事,都能使你懂得一个道理,那么,你是一个真正的富有者。
10, 人最紧要的就是,你懂得怎样去爱人之外,最紧要的是你识得去欣赏你自己。
律已造句1、什么是最大的修养呢?就是宽容。所谓“严以律已,宽以待人”,我们待人要宽厚、要包容,不管别人待你与不好,都能包容,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修养。
2、律已与自爱齐飞,勤政共清廉一色。
3、怀律已之心,修为官之德。
4、廉洁方能聚人,律已方能服人,身正方能带人,无私方能感人。
5、病从口入,腐从贪起;清正廉洁,严以律已。
6、轻财足以聚人,律已足以服人;量宽足以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,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,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。
7、处事要公,公生明;律已要廉,廉生威;待人要诚,诚生信;工作要勤,勤生效。
8、欲惠已时先泽人,欲教人时先律已。
9、修为政之德,常怀律已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。
10、史镜悬箴恒律已,丹心向党永为公。
已到造句1 如今,春季已到。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,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、赞美春天。春天,带给人生命力,带给人希望。
2 大雁南飞,秋天已到,在这收获的季节里,我们也跑到了山上,不为别的,就为了吃到山上的野果子,采到野蘑菇,虽然大地会慢慢失去往日的风采,但我们都很开心,因为我们得到了大地的恩赐与奖赏。
3 夏天已到,火辣辣的太阳晒着大地,好像要把所有的东西都熔化掉似的。知了在不停地叫着,在这样的一个季节,我特别喜欢它的夜晚,因为只有夜晚才有难得的一丝清凉。
4 一个人若已到了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赖的时候,往往会变得坚强起来。
5 不觉间,已到三春时候,杂花生树,飞鸟穿林。春色怡人谈复浓,南山花放北山红,杨枝吹做千条线,唤侣黄鹂弄晓风。只见那百花深处,杜鹃成群,飞来飞去,争鸣不已,把春光点缀得十分熟透。真是一年好景,旖旎风光。
7 抬头望处,已到巫山。上面阳光垂照下来,下面浓雾滚涌上去,云蒸霞蔚,颇为壮观。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,就站在巫峡口上,山如斧削,隽秀婀娜。人们告诉我,这就是巫山十二峰的第一峰。
8 秋天已到,虽然还未在福州感受到这般凉意,但是却不免会思念起家乡的秋天,这时候我窗前的梧桐树是不是已经穿上金黄的外套?放几张秋天的景色图片和几句古人描写秋天的诗词,权当抒发自己的思念。
9 当悦耳的铃声再次响起,才发觉秋天温馨时节已到,这一刻什么都有可能忘记,唯独忘不了的是向朋友说声:你快乐,我快乐!
10 已到穷途犹结客,风尘相赠值千金。
11 他的厨艺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。
已不造句1 如果别人已不宽容,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,乞求得来的宽容,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。
2 永远难忘父亲的眼睛,当他已不再年轻,当春去秋又来,他无声的爱依然陪伴在我的旅程,当他眼里装满数不清的温情与牵挂,我终于明白:我永远走不出父亲的怀抱!
3 你相信你行,你就活力无穷;你认为你自已不行,就会精神萎靡。
4 人生就像钟表,可以回到起点,却已不是昨天!
5 我的钱来自社会,也应该用于社会,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,我赚钱不是只为了自己。为了公司,为了股东,也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,把多余的钱分给那些残疾及贫困的人。
7 即使光环已不再也不要放弃你的梦想。
8 或许离开,就再也不可能回来;或许回来,你已不再让我依赖;或许依赖,是对我自己最大的伤害;或许伤害,会最终让我释怀;或许释怀,就注定了我的离开…
9 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,其实它已不是机会了。
10 秋天的来临让小草换上了黄色的衣裳,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是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了,也不是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小伙子了,但小草依然挺立着,风儿轻轻一吹,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,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。
10 造 句 网(在线造句词典)
已得造句1、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,而是英勇地劳动者,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。奥斯特洛夫斯基
2、既然已给予了世人以震撼,既然生命的意义已得到了诠释,也就完成了大自然赋予它的使命。雷也就这样逝去了。当然,我不会忘,相信冥冥之中也有人会和我一样,记得,天际间曾响过那样一声雷。
3、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绩上,而是英勇地劳动着,努力要把劳动的锦标长久握在自己手里。奥斯特洛夫斯基
4、鱼吞饵,蛾扑火,未得而丧其身;猩醉醴,蚊饱血,已得而亡其躯。
5、疑而能问,已得知识之半。
6、小人其未得也,则忧不得;既已得之,又恐慌失之。是以有终身之忧,无一日之乐。
7、倾材足以聚人,量宽足已得人,身先足以率人,律己足以服人,得人心者得天下!
8、治身养性者,节寝处,适饮食,和气怒,便动静,在已得者,而邪气无由入。
9、至于这一伙中的第四位嘛,早已得意忘形,无法感受真正的欣悦了。
10、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说:"你的入党申请已得到批准了。"。
已阅造句1、世上最大的谎言就是:我已阅读并同意本条款的使用。
2、当您签名表示已阅读过公开说明书时,就已同意委任书的内容。
3、本人已阅读图书馆规例,并同意遵守.
3、造句网(在线造句词典)
4、本人已阅亲子阅读培训中心会员使用规则,并同意遵守.

6、写在协议上的表明已阅和同意的词语.
7、世如沧海早已阅过千帆,依然的你化作暗夜星辰。许巍
8、亲爱的您好!来信已阅,非常高兴!谢谢的爱!我祝您旅途愉快。
9、每天结束时,他已阅读了大量的股票分析评论,他的,还有我的,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做研究。
韦编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