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编网

第一个字是村的成语

第一个字是村的成语大全

村哥里妇谓平民百姓。里,里巷。
明 - 袁宏道《东西汉通俗演义序》:“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,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,谈及刘季起丰沛,项羽不渡乌江,王莽篡位,光武中兴等事,无不能悉数颠末,详其姓氏里居。”
村夫俗子指粗野鄙俗的人。
清 李渔《风筝误 鹞误》:“我虽然不识字,不晓得诗的好歹,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,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。”
村夫野老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。
明 - 焦竑《玉堂丛语 - 行谊》:“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,尝支驺从入田野间,与村夫野老相语,问疾苦。”
村学究语谓迂腐浅陋的言辞。
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。
宋 - 杨万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诗:“春光都在柳梢头,拣折长条插洒楼。便作在家寒食看,村歌社舞更风流。”
村歌社鼓民间的歌谣、鼓乐。
元 - 姚守中《粉蝶儿 - 牛诉冤》套曲:“为伍的是伴哥王留,受用的是村歌社鼓。”
村生泊长指生长于村野。泊,水泊。
明 - 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一折:“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孙,强似您这等村生泊长,无指教的小厮每。”
村筋俗骨村:粗俗;俗:庸俗。形容人品粗俗不堪
明 - 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四折:“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,这才是村筋俗骨下场头。”
村箫社鼓指民间鼓乐。
村酒野蔬乡村酿的酒,田野种的菜。形容酒食淡薄,生活清贫。
清 无名氏《说唐》第三回:“守几亩田园,供养老母,村酒野蔬,亦可与知己谈心。
村野匹夫村野:荒村山野。匹夫:平民百姓。旧指没有知识、没有地位的人。
明 -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五回:“马超曰:‘吾家屡世公侯,岂识村野匹夫。’”

相关词语

村村棒棒【意思解释】1.匆忙急迫貌。
村头村脑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土头土脑。形容粗俗。
村村势势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土头土脑。
村社【意思解释】又称“农村公社”。原始社会末期的社会经济组织。由居住在一定地区内的同氏族或不同氏族的人员组成。土地公有,分配给各人使用,草原、水流、森林仍公用。农具、牲口归各家所有。它是从公有制逐渐向私有制过渡的组织形式。
村粗【意思解释】1.粗俗;粗鲁。
村卤【意思解释】1.粗鲁。
村姬【意思解释】1.粗俗的女子。 2.乡村妇女。
村郭【意思解释】1.村镇。
村径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村径"。
村娃【意思解释】1.乡村女子。
村俗【意思解释】1.粗俗。
村居【意思解释】1.寓居乡村。 2.乡村的住宅。 3.指乡村﹑村庄。
村郊【意思解释】1.村野。
村拗【意思解释】1.粗鄙违拗。
村弟子孩儿【意思解释】1.詈语。犹言坏小子。
村步【意思解释】1.村边泊船处。步,通"埠"。
村行【意思解释】1.愚蠢行事。
村寺【意思解释】1.乡村寺庙。
村田【意思解释】1.农田。
村夫俗子【意思解释】1.粗俗人。

相关成语接龙

相关成语分类

相关成语补全

第一个字是村的成语的相关成语

穷村僻壤穷:贫穷;僻:偏僻。荒远偏僻的地方
清 - 汪琬《工部尚书充经筵讲官汤公墓志铭》:“虽穷村僻壤,莫不感颂其政。”
樵村渔浦山村水乡。泛指乡村。
金 - 完颜亮《昭君怨 - 雪》:“昨日樵村渔浦,今日琼川银渚。”
村野匹夫村野:荒村山野。匹夫:平民百姓。旧指没有知识、没有地位的人。
明 -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五回:“马超曰:‘吾家屡世公侯,岂识村野匹夫。’”
村酒野蔬乡村酿的酒,田野种的菜。形容酒食淡薄,生活清贫。
清 无名氏《说唐》第三回:“守几亩田园,供养老母,村酒野蔬,亦可与知己谈心。
村箫社鼓指民间鼓乐。
村筋俗骨村:粗俗;俗:庸俗。形容人品粗俗不堪
明 - 无名氏《苏九淫奔》第四折:“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,这才是村筋俗骨下场头。”
村生泊长指生长于村野。泊,水泊。
明 - 无名氏《孟母三移》第一折:“他乃是公子人家子孙,强似您这等村生泊长,无指教的小厮每。”
村歌社鼓民间的歌谣、鼓乐。
元 - 姚守中《粉蝶儿 - 牛诉冤》套曲:“为伍的是伴哥王留,受用的是村歌社鼓。”
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。
宋 - 杨万里《宿新市徐公店》诗:“春光都在柳梢头,拣折长条插洒楼。便作在家寒食看,村歌社舞更风流。”
村学究语谓迂腐浅陋的言辞。
村夫野老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。
明 - 焦竑《玉堂丛语 - 行谊》:“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,尝支驺从入田野间,与村夫野老相语,问疾苦。”
村夫俗子指粗野鄙俗的人。
清 李渔《风筝误 鹞误》:“我虽然不识字,不晓得诗的好歹,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,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。”
村哥里妇谓平民百姓。里,里巷。
明 - 袁宏道《东西汉通俗演义序》:“今天下自衣冠以至村哥里妇,自七十老翁以至三尺童子,谈及刘季起丰沛,项羽不渡乌江,王莽篡位,光武中兴等事,无不能悉数颠末,详其姓氏里居。”
撒村骂街撒:故意。当街用粗话骂人
老舍《离婚》:“自己的妻子呢,只会赶小鸡,叫猪,和大声吓唬孩子,还会撒村骂街呢!”
千村万落形容众多的村落。
唐 - 杜甫《兵车行》:“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,千村万落生荆杞。”

相关的造句

稻香村造句1. 北京的小吃一条街,稻香村的粽子种类很多,有咸的也有甜的,有红枣粽子,火腿粽子,蛋黄粽子等。
2. 后因故歇业,但稻香村开创的北京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传,绵延不断。
3. 这是全体稻香村人付出辛勤汗水的体现,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就,更是广大消费者对稻香村支持的结果。
4. 年糕以苏州观前街的稻香村年糕为最佳品。
5. 做“节气”生意的北京稻香村从今天起,将陆续向市场上投入3万盒“白露甘薯饼”。
6. 在北京稻香村,这样“纯手工”操作的班组有好几个,受欢迎的牛舌饼、杏仁酥、糖醇白果酥等都出自这些师傅的手艺。
7. 北京稻香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称散装点心的顾客很多都是要回娘家看望父母,松软可口的蛋糕,香味浓郁的枣泥馅酥点,牛舌饼等咸口儿的点心尤其受欢迎。
8. 院内还堆了两人高的标有稻香村和京澄一家字样的塑料包装箱。
9. 据稻香村食品厂池厂长介绍,这几年,他们的“自来红”一年比一年做得多,去年生产了14。
10. 北京稻香村今年也将春分传统食品“太阳糕”做了升级改良,将原有的糯米外皮改成了酥松可口的混糖饼皮,仍然延续枣泥馅。www。
专业村造句一、如今的沙石峪,已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和小康村.
二、传统的“邵东模式”是以“商业城、工业镇、专业村”为核心的。
三、目前,全市建成石榴红等10个乡村游专业村,乡村游专业农户达300多户,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,高的达30多万元。
四、通州市四港村是有名的蚕茧养殖专业村,全村湖桑种植面积超过1800亩。
五、该县第一个笤帚专业村是汪家村,这个村有160多户人家,家家户户靠加工笤帚、炊帚发家致富。
六、以该县湄江镇核桃坝村生态专业村为例,每月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就有六七万人。
七、昨天,农村电子商务专业村暨阳街道邱村村民邱叶璐开的网店正在发货。[
八、孙受镇蒲湾泊村共有212户,637口人,全村90%以上的土地发展了果园,户均4亩,是远近闻名的苹果生产专业村。
九、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,发展万亩茶园、万亩辣根、万亩雪枣基地,培育15个种植专业村;借力连云港正大集团,发展养殖专业村20个。
十、在种、养植业发展较快的地区,着眼于发展“两高一优”农业,配备农科贸型村党支部班子,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多种经营专业村发展。
村户造句1) 桑叶隐村户,芦花映钓船。岑参
2) 党的农村经济政策落实之后,村村户户,穰穰满家,糠菜半年粮的日子再也不会出现了。
3) 她那简单的经验和自由自在的乡村户外生活,使她对这个窒息的地方起了反感。
4) 家穷人丑一米6九,初中文化农村户口,破屋三间薄田一亩,冷锅热灶老婆没有,一年四季药不离口,今日短信广征女友,革命道路并肩携手,http://
5) 广西大学的少数民族预科班一定要是农村户口么?
6) 农村户口者在城市生活如此困难,很多夫妻只能把孩子留给老家的爷爷奶奶抚养,家庭长期分离。
7) 你是农村户口可以参加农村新型养老保险,每年缴纳为100至500元,由你选择,非农业不能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。
8) 如果我长大以后一直保持农村户口,那么我就无法在城市中找到一份正式工作,无法享受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。
9) 去年你地国家统计局调查了东北吉林省的农村户口持有者,问他们是否想换成城市身份。
10) 此外,攻读大学学位或者拥有广东农村户口的人也可获得更多积分。
村上造句1, 小村上空升起袅袅炊烟,好像一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,在夕阳的照耀下婀娜多姿。
2, 村上的人都关心照顾这个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。
3, 村上春树:希望你下辈子不要改名,这样我会好找你一点。有时失去不是忧伤,而是一种美丽。千万个美丽的未来,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;每一个真实的现在,都是我们曾经幻想的未来。
4, 村上春树:人多多少少都是按照自己的模式活下来的。当别人和自己差别太大时会感到生气,过于相像又会觉得悲哀。如此而已。
5, 你出售的假农药,可害人不浅,我们村上百亩玉米是颗粒无收啊!
7, 我爷爷在村上是德高望重的人。
8, 村上春树: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,迷失的人迷失了,相逢的人会再相逢。
9, 这家人多势众,平日在村上总仗势欺人,无恶不作。
10, 村上春树大器晚成,29岁才写他的第一部作品。
11, 文化大*命时期,十几岁的严兆强到农村上山下乡。
村塾造句1, 这位老爷爷很小的时候就入了村塾.
2, 余乃本村塾师,姓郭名田仁,其余都是小人家眷,本欲往山上逃难,不意冲撞了大驾,万请恕罪。
3, 阖家老小聚在一处,谈笑融融,有子女在村塾求学的山民,虽然本身连字都不认识几个,却还是饶有兴致地问起儿女今日学了些什么。
4, 玄天功法必须修炼,村塾即将复学,但没时间再上,影响修炼。http://
5, 他自幼聪明超群,在村塾就读,常为塾师称道:这百余蒙童之中,独有秀夫为非凡儿。
6, 再后来,这里先后就成为了村塾、官绅富商的家塾、有声名人士的馆塾、行业、帮会、会馆的义塾等私塾学馆和武林人士的武术馆等事实公用场所。
7, 在村塾里,曾云一直就不是安分守己的学生,只要李秋恒不在时,他便成为孩子头,带领一帮小家伙儿闹腾。
8, 姚景轻轻叹了口气,他虽然满腹经纶,才智卓绝,但此次的意外之行,却在一个山村塾师身上产生了不小的挫折感,“这人……还真是个奇才…”。
9, 用饭后,看了些时候的书,见时间已近申时,苏醒携了上课用的书本,便朝村塾所在走去。
10, 但是几十年下来,村民们早已经接受了这个入赘铁家庄的性格温和,知书达理的村塾先生,被给予了足够的尊敬。
韦编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