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编网

第二个字是戈的成语

第二个字是戈的成语大全

韬戈卷甲收藏起武器铠甲。指息兵。
《旧唐书 - 陈少游传》:“韬戈卷甲,伫候指挥。”
韬戈偃武收藏兵器,停止武备。谓息兵修文。
《隋书 - 炀帝纪》:“译靡绝时,书无虚目,韬戈偃武,天下晏如。”
金戈铁骑见“金戈铁马”。
清 - 汪琬《〈苑西集〉序》:“我太祖、太宗发祥之址,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,皆所跋涉而导从。”
金戈铁马金戈:金属制的戈;铁马:披有铁甲的马。挥动金戈;骑着铁马。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。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。
《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》:“金戈铁马,蹂践于明时。”
金戈铁甲同“金戈铁马”。
元 - 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,簇拥着鼓吹鸣笳,他虽是违条犯法,咱无甚势剑铜铡。”
砺戈秣马磨戈喂马。比喻作好战斗准备。
《旧唐书 - 刘仁轨传》:“宜砺戈秣马,击其不意,彼既无备,何攻不克。”
止戈散马停用兵戈,放还战马,意谓结束战争。
《北齐书 - 神武帝纪下》:“止戈散马,各事家业。”
止戈兴仁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
《汉晋春秋》:“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。”
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
横戈跃马横持戈矛,策马腾跃。形容将士威风凛凛,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。
元 - 陈以仁《雁门关存孝打虎》:“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,嗔忿忿横枪跃马。”
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。
宋 - 陆游《蝶恋花 - 离小益作》词:“忽记横戈盘马处,散关清渭应如故。”
枕戈饮血枕着武器,咽着血泪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报仇杀敌。
清 -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五:“贼氛未殄,主上焦劳,凡为臣子,皆当枕戈饮血,共愤同仇。”
枕戈饮胆见“枕戈尝胆”。
唐 - 姚思廉《梁书 - 元帝纪》:“孤以不德,天降之灾,枕戈饮胆,扣心泣血。”
枕戈达旦见“枕戈待旦”。
清 - 张廷玉《明史 - 吴良传》:“夜宿城楼,枕戈达旦。训将练兵,常如寇至。”
枕戈泣血枕着兵器,哭泣见血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杀敌雪恨。
唐 - 房玄龄《晋书 - 桓温传》:“枕戈泣血,志在复雠。”
枕戈汗马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
明 - 屠隆《昙花记 - 公子受封》:“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,须教,枕戈汗马,努力塞云边草,儿时得功成大漠,鹤归华表。”
枕戈披甲见“枕戈坐甲”。
清 - 龙翰臣《复唐子实书》:“今日之事,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,因一邑而累及一省。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,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,抑郁不扬。”
枕戈待旦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和“矛”相似;旦:天亮。枕着武器躺着;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心情急切;毫不松懈;时刻准备迎战。
《晋书 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
枕戈待敌枕着兵器等待迎敌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。
《南齐书 - 褚渊传》:“结垒新亭,枕戈待敌……锋镝初交,元恶送首。”
枕戈待命枕着武器等待命令。形容时刻准备战斗。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 - 武昌起义》:“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,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。”
枕戈尝胆头枕兵器,口尝苦胆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,或报仇雪耻心切。
南朝 - 梁 - 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
枕戈寝甲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
《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朕无拔乱之才,不能弘济兆庶,自枕戈寝甲,十有二年,而四海未同,遗寇尚炽。”
枕戈坐甲以戈为枕,披甲而坐。形容常备不懈,时刻准备战斗。
唐 - 令狐德棻等《周书 - 文帝纪上》:“如其首鼠两端,不时奉诏,专戮违旨,国有常刑,枕戈坐甲,指日相见。”
枕戈剚刃谓准备杀敌复仇。剚刃,用刀剑插入物体。
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此则枕戈剚刃之事,秦赵已不能施于白项,而汉族犹可施于满洲,章章明矣。”
枕戈击楫枕着兵器,拍击船桨。形容杀敌心切,志节慷慨。
清 - 浴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- 坐朝》:“便凭着这肝胆轮囷,枕戈击楫,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!”
枕戈以待同“枕戈待旦”。
明 - 张煌言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臣虽驽钝,亦当枕戈以待。”
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。谓缴械投降。
《宋史 - 韩世忠传》:“大军至矣,亟束戈卷甲,吾能保全汝,共功名。”
朽戈钝甲喻装备极劣的军队。
明 - 张煌言《答唐枚臣书》:“朽戈钝甲,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。”
操戈同室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。
孙中山《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》:“以满人窃位之私心,开汉族仇杀之惨祸,操戈同室,贻笑外人。”
操戈入室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
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》:“论者以柳操戈入室,弗察者又群然和之。然则文之工者,伤理倍道,皆弗论乎!”
挥戈退日见“挥戈反日”。
朱德《赠友人》诗:“自信挥戈能退日,河山依旧战旗红。”
挥戈返日挥:又作“?”,舞动。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将戈一挥,可以使西下的太阳回转过来。①比喻留连光景,希望白天能够延长。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够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的雄才大略。亦作“探戈反日”、“探戈回日”、“挥戈退日”、“鲁戈回日”、“鲁阳探戈”。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85回:“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,当励挥戈返日之忠。”
挥戈回日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形容力挽危局
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,日暮,援戈而挥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
挥戈反日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比喻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。
《淮南子 - 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伪(挥)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
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,跃跃欲试。
《红楼梦》第七九回:“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,婆婆良善,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。“
投戈讲艺谓在军中仍不废学。后亦泛谓偃武修文。
汉 - 樊准《上疏请兴儒学》:“东西诛战,不遑启处,犹然投戈讲艺,息马论道。”
干戈载戢干戈:古代的兵器。指武器。载:虚词。戢:聚藏。把武器收藏起来。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。
晋 - 葛洪《抱朴子 - 释滞》:“干戈载戢,繁弱既韬。”
反戈相向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
《尚书 - 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攻于后以北。”
反戈一击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吾与杨军反戈击之。”
兵戈抢攘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《金史 - 粘葛奴甲传》:“时兵戈抢攘,道路不通,奴甲受命,毅然策孤骑。”
兵戈扰攘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扰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冯衍传下》:“遭扰攘之时,值兵革之际。”
倒戈弃甲倒:颠倒,翻转;弃:抛弃。比喻放下武器认输
明 - 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一卷:“汝若上识天时,下穷人事,倒戈弃甲,束手归命,犹不庙绝血食。”
倒戈卸甲比喻放下武器认输。
《续传灯录》:“雪峰三上投子,九到洞山,为什么倒戈卸甲?”
以戈舂黍用戈去舂黍米。比喻达不到目的。
《荀子 - 劝学》:“不道礼宪,以《诗》、《书》为之,譬之犹以指测河也,以戈舂黍也,以锥餐壶也,不可以得之矣。”

相关词语

长戈【意思解释】1.一种古代兵器。长柄的戈。 2.借指军队。
称戈【意思解释】1.《书.牧誓》:"称尔戈﹐比尔干﹐立尔矛﹐予其誓。"本谓举起戈﹐后用以指动用武力﹐发动战争。
持戈试马【意思解释】1.比喻作好准备,跃跃欲试。
操戈入室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操矛入室"。
操戈【意思解释】1.执戈。拿起武器。 2.引申为交战。 3.喻相互攻击。
操戈同室【意思解释】1.谓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。
乘戈【意思解释】1.传说中的仙人名。
安提戈涅【意思解释】希腊神话中底比斯王俄狄浦斯之女。其父在证实自己杀父娶母之后,刺瞎双目,外出流亡。她随侍盲父前往达科罗努斯。后回国,因违反新王克瑞翁的禁令,埋葬阵亡的兄长,被幽禁于墓穴。与她相爱的克瑞翁之子海蒙赶至墓穴营救,见她已自缢身死,亦随之殉情。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据此写有悲剧《安提戈涅》。
边戈【意思解释】1.代称边兵。
兵戈【意思解释】①兵器。也指军队:兵戈既逼,虽悔何追。②指战争:欲兴兵戈,以诛暴楚。
包戈【意思解释】1.把武器裹扎起来。谓偃武修文。语本《礼记.乐记下》:"武王克殷返商……倒载干戈﹐包之以虎皮。"孔颖达疏:"或以虎皮有文﹐欲以见文止武也。"
杯酒戈矛【意思解释】1.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或争斗。亦以喻相互倾轧。
鲍里斯·戈东诺夫【意思解释】剧本。俄国普希金作于1825年。权臣鲍里斯·戈东诺夫谋杀皇子,夺得皇位后受到良心谴责。修道士葛里高利伪称皇嗣,在波兰贵族支持下起兵讨伐。鲍里斯面对人民的不满,服毒自杀。
锋戈【意思解释】1.锋利的戈。泛指兵器。
奋戈【意思解释】1.使劲挥舞干戈﹐谓奋勇战斗。
反戈一击【意思解释】1.掉转武器,向原属营垒回击。
戈法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戈脚"。
戈伐【意思解释】1.矛和盾。伐,通"瞂"。盾。
戈甲【意思解释】1.戈和铠甲。亦泛指武器装备。 2.指战争或军队。
戈什【意思解释】1.见"戈什哈"。

相关成语接龙

相关成语分类

相关成语补全

第二个字是戈的成语的相关成语

鲁阳麾戈同“鲁阳挥戈”。
唐 - 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鲁阳麾戈兮转于西日,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。”
鲁阳挥戈《淮南子 - 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后以“鲁阳挥戈”、“鲁阳回日”谓力挽危局。
《淮南子 - 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
韬戈卷甲收藏起武器铠甲。指息兵。
《旧唐书 - 陈少游传》:“韬戈卷甲,伫候指挥。”
韬戈偃武收藏兵器,停止武备。谓息兵修文。
《隋书 - 炀帝纪》:“译靡绝时,书无虚目,韬戈偃武,天下晏如。”
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。借指结束战争,实现和平。
明 - 刘基《丙申岁十月还乡作》诗之七:“修文偃武君王意,铸甲销戈会有期。”
铁马金戈①形容威武雄壮的士兵和战马。②谓战事,兵事。
宋 - 李纲《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》诗之二:“铁马金戈睢水上,碧油红旆海山滨。”元 - 关汉卿《双赴梦》第三折:“忆当年铁马金戈,自桃园初结义,把尊兄辅佐。”
金戈铁骑见“金戈铁马”。
清 - 汪琬《〈苑西集〉序》:“我太祖、太宗发祥之址,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,皆所跋涉而导从。”
金戈铁马金戈:金属制的戈;铁马:披有铁甲的马。挥动金戈;骑着铁马。比喻战争及戎马生涯。也形容军队或将士的威武雄姿。
《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》:“金戈铁马,蹂践于明时。”
金戈铁甲同“金戈铁马”。
元 - 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,簇拥着鼓吹鸣笳,他虽是违条犯法,咱无甚势剑铜铡。”
轻动干戈轻:轻率;干戈:古代兵器。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
明 -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7回:“我徒弟纵有手段,决不能轻动干戈。”
解甲投戈卸下盔甲,放下武器。比喻不再战斗。
汉 扬雄《解嘲》:“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,解甲投戈,遂作君臣之仪,得也。”
解甲倒戈谓敌方战士归顺,转向攻击。
《北史 - 越王侗传》:“若王师一临,旧章誓睹,自应解甲倒戈,冰销叶散。”
被甲枕戈身穿坚甲,头枕兵器。指处于高度戒备状态。
《新五代史 杂传十二 刘词》:“词居暇日,常被甲枕戈而卧。”
衽革枕戈以铠甲为席,以兵器为枕。形容战事频繁,生活不安定。
严复《原强》:“当是之时,哀哀黔首,衽革枕戈,不得喙息,盖几靡有孑遗,秏矣!”
砺戈秣马磨戈喂马。比喻作好战斗准备。
《旧唐书 - 刘仁轨传》:“宜砺戈秣马,击其不意,彼既无备,何攻不克。”
泣血枕戈枕:枕着。戈:兵器。眼睛流血,睡时枕着武器。形容因悲愤而自励,立志雪恨。
《梁书 - 警帝纪》:“朕以荒幼,所属艰难,泣血枕戈,志复仇逆。”
止戈散马停用兵戈,放还战马,意谓结束战争。
《北齐书 - 神武帝纪下》:“止戈散马,各事家业。”
止戈兴仁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
《汉晋春秋》:“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。”
止戈为武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战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
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尔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为武。”
櫜弓戢戈亦作“櫜弓戢矢”。《诗 - 周颂 - 时迈》:“载戢干戈,载櫜弓矢。”谓收藏干戈弓矢。后因以“櫜弓戢戈”谓停息战事。
《诗经 - 周颂 - 时迈》:“载戢干戈,载櫜弓矢。”
横戈跃马横持戈矛,策马腾跃。形容将士威风凛凛,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。
元 - 陈以仁《雁门关存孝打虎》:“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,嗔忿忿横枪跃马。”
横戈盘马犹横戈跃马。
宋 - 陆游《蝶恋花 - 离小益作》词:“忽记横戈盘马处,散关清渭应如故。”
枕戈饮血枕着武器,咽着血泪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报仇杀敌。
清 - 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五:“贼氛未殄,主上焦劳,凡为臣子,皆当枕戈饮血,共愤同仇。”
枕戈饮胆见“枕戈尝胆”。
唐 - 姚思廉《梁书 - 元帝纪》:“孤以不德,天降之灾,枕戈饮胆,扣心泣血。”
枕戈达旦见“枕戈待旦”。
清 - 张廷玉《明史 - 吴良传》:“夜宿城楼,枕戈达旦。训将练兵,常如寇至。”
枕戈泣血枕着兵器,哭泣见血。形容极度悲愤,矢志杀敌雪恨。
唐 - 房玄龄《晋书 - 桓温传》:“枕戈泣血,志在复雠。”
枕戈汗马枕着武器,疾驰战马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立功。
明 - 屠隆《昙花记 - 公子受封》:“念亲恩主德总来难报,须教,枕戈汗马,努力塞云边草,儿时得功成大漠,鹤归华表。”
枕戈披甲见“枕戈坐甲”。
清 - 龙翰臣《复唐子实书》:“今日之事,将因一乡而累及一邑,因一邑而累及一省。此非有人维持调护之,则外军枕戈披甲之士,抑郁不扬。”
枕戈待旦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和“矛”相似;旦:天亮。枕着武器躺着;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心情急切;毫不松懈;时刻准备迎战。
《晋书 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
枕戈待敌枕着兵器等待迎敌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。
《南齐书 - 褚渊传》:“结垒新亭,枕戈待敌……锋镝初交,元恶送首。”
枕戈待命枕着武器等待命令。形容时刻准备战斗。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 - 武昌起义》:“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,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。”
枕戈尝胆头枕兵器,口尝苦胆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,或报仇雪耻心切。
南朝 - 梁 - 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
枕戈寝甲枕着戈、穿着铠甲睡。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。
《晋书 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朕无拔乱之才,不能弘济兆庶,自枕戈寝甲,十有二年,而四海未同,遗寇尚炽。”
枕戈坐甲以戈为枕,披甲而坐。形容常备不懈,时刻准备战斗。
唐 - 令狐德棻等《周书 - 文帝纪上》:“如其首鼠两端,不时奉诏,专戮违旨,国有常刑,枕戈坐甲,指日相见。”
枕戈剚刃谓准备杀敌复仇。剚刃,用刀剑插入物体。
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此则枕戈剚刃之事,秦赵已不能施于白项,而汉族犹可施于满洲,章章明矣。”
枕戈击楫枕着兵器,拍击船桨。形容杀敌心切,志节慷慨。
清 - 浴日生《海国英雄记 - 坐朝》:“便凭着这肝胆轮囷,枕戈击楫,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!”
枕戈以待同“枕戈待旦”。
明 - 张煌言《上行在陈南北机宜疏》:“臣虽驽钝,亦当枕戈以待。”
杯酒戈矛比喻在宴会上引起的仇恨。
《负曝闲谈》第25回:“(华尚书)愣了一会,又想周楷这个名字好熟。想了半天,恍然大悟道:‘就是有天在吴侍郎席上他教我,我没有理他那个人,这真是杯酒戈矛了。’”
束戈卷甲捆起兵器甲胄。谓缴械投降。
《宋史 - 韩世忠传》:“大军至矣,亟束戈卷甲,吾能保全汝,共功名。”
朽戈钝甲喻装备极劣的军队。
明 - 张煌言《答唐枚臣书》:“朽戈钝甲,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。”
擐甲挥戈擐:穿上。甲:铠甲。戈:武器。身穿铠甲,手持武器。形容全副武装,英勇顽强。亦作“擐甲操戈”、“擐甲持戈”。
春秋 - 鲁 - 左丘明《左传 - 成公二年》:“擐甲执兵,固即死也。”
操戈同室指兄弟相残或内部纷争。
孙中山《大总统劝告北军将士书》:“以满人窃位之私心,开汉族仇杀之惨祸,操戈同室,贻笑外人。”
操戈入室比喻深入了解对方,找出其纰漏,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。
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》:“论者以柳操戈入室,弗察者又群然和之。然则文之工者,伤理倍道,皆弗论乎!”
挥日阳戈犹言挥戈反日。
明 - 张景《飞丸记 - 盟寻泉石》:“总然借挥日阳戈,难挽西飞箭。”
挥戈退日见“挥戈反日”。
朱德《赠友人》诗:“自信挥戈能退日,河山依旧战旗红。”
挥戈返日挥:又作“?”,舞动。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将戈一挥,可以使西下的太阳回转过来。①比喻留连光景,希望白天能够延长。②后常用以形容有能够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的雄才大略。亦作“探戈反日”、“探戈回日”、“挥戈退日”、“鲁戈回日”、“鲁阳探戈”。
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85回:“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,当励挥戈返日之忠。”
挥戈回日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形容力挽危局
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,日暮,援戈而挥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
挥戈反日挥舞兵器,赶回太阳。比喻排除困难,扭转危局。
《淮南子 - 览冥训》:“鲁阳公与韩构难,战酣日暮,援戈而伪(挥)之,日为之反三舍。”
持戈试马比喻作好准备,跃跃欲试。
《红楼梦》第七九回:“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,婆婆良善,也就渐渐的持戈试马。“
投袂荷戈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
《梁书 元帝纪》:“幕府据有上流,实惟分陕,投袂荷戈,志在毕命。”
投袂援戈表示为国效命。同“投袂荷戈”。
《梁书 武帝纪》:“独夫丑纵,方煽京邑。投袂援戈,克弭多难。”
投戈讲艺谓在军中仍不废学。后亦泛谓偃武修文。
汉 - 樊准《上疏请兴儒学》:“东西诛战,不遑启处,犹然投戈讲艺,息马论道。”
弃甲投戈谓放下武器。表示投降。
彭芬《署督部堂与司道绅耆致全省官绅电》:“仍先广行谕告,使众周知:但能弃甲投戈,决不究其既往。”
弃甲倒戈丢弃铠甲,放下兵器。表示战败。
明 -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6回:“若是这个月破不的,只可依张子布之言,弃甲倒戈,北面而降之耳。”
干戈载戢干戈:古代的兵器。指武器。载:虚词。戢:聚藏。把武器收藏起来。比喻不再进行战争动用武力了。
晋 - 葛洪《抱朴子 - 释滞》:“干戈载戢,繁弱既韬。”
寝苫枕戈同“寝苫枕干”。
明 - 刘基《春秋明经 - 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》:“以大义言之,则公也方当寝苫枕戈之时,而与仇人主婚姻之礼,不亦悖乎!”
大动干戈干、戈:古代两种兵器。原指进行战争。现多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同室操戈自家人动刀枪。泛指内部相争。操:拿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郑玄传》:“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?”
反戈相向戈:古代的兵器;向:对着。掉转兵器,相与对立。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。
《尚书 - 武成》:“前徙倒戈,攻于后以北。”
反戈一击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
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吾与杨军反戈击之。”

相关的造句

萨拉戈萨造句(1)据说斑马军团离正式签下皇家萨拉戈萨后卫不远了,他的到来也意味着这位中卫第一人选将把布姆松挤向替补席。
(2)最近一次认可类世博会是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.
(3)西班牙萨拉戈萨的亭桥。
(4)下周有六支球队奋战保级,其中萨拉戈萨42分,拉科鲁尼亚和赫塔菲43分(源自造句网),马洛卡、皇家社会和奥萨苏纳同积44分。
(5)我们把他租借到萨拉戈萨,是因为在那里他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。
(6)卡卡在修养了6个星期后本周末在与皇家萨拉戈萨的比赛中重新登场并打进一球,要知道他上一次出场是早在3月份输给里昂的欧冠联赛中。
(7)尤文图斯的转会目标萨拉戈萨的后卫g.米利托因为皇家马戏团的加入变得复杂起来.
(8)塞维里亚的路易斯。法比亚诺和萨拉戈萨的迭戈。米利托共同领跑西班牙联赛射手榜,他们都只攻入14球。
(9)今日,西班牙工会和地方政府官员将围绕萨拉戈萨附近的欧宝工厂的未来,同麦格纳举行第三天谈判。
(10)主要城市:马德里,巴塞罗纳,巴伦西亚,塞维利亚,萨拉戈萨,马拉加,毕尔巴鄂,拉斯帕尔马斯,巴利阿多利德.
伊戈尔造句1) 舜天的大巴车还没有开远,就有个硬物砸向大巴车,伊戈尔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,用英文不停地骂着。
2) 穆勒还同时获得最佳新秀奖,西班牙队长伊戈尔?卡西利亚斯除世界盃冠军奖牌外,还获得了“金手套奖”。
3) 黑白军团也可能加上约纳坦?泽比纳或伊戈尔?图多尔,来折抵部分转会费。
4) 克罗地亚后卫伊戈尔。图多尔正收到来自德甲俱乐部的开价,据传多特蒙德重新看上了他。
5) 一位52岁的男子是谁给了他作为伊戈尔的名字说,列车驶入车站时,即将在平台上发生爆炸。
6) 斯坎普:不要冲我吼!伊戈尔:拜托请拉闸.
7) 目前失事飞机的残骸还保存在哈尔科夫,哈尔科夫州长伊戈尔?巴鲁塔称,“体积最大的一些残骸将被分解,然后再运送到荷兰。
8) 他的反应,速度,灵活,以及化解对方单刀球的能力为他在俱乐部和国家队都赢得了“圣伊戈尔”的称号。
9) 中新网11月19日电据俄媒19日报道,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“总统”伊戈尔·普罗特尼茨基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公开信,要向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提出决斗。
戈尔造句(1) 泰戈尔说过一句话:“不要试图填满生命的空白,因为音乐就在那空白的深处。”音乐,是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旋律,它能带来悲伤与忧愁,也能带来快乐与希望。而那一次的“音乐之旅”,可真让我受益无穷呀!
(2) 我喜欢戈尔巴乔夫先生。我们可以一起做生意。
(3) 在泰戈尔园丁和飞鸟的温情对白中,我感受到的生命的芳醇;再等下秦淮河的桨声中,我隐隐辨出父亲那苍老的背影;在冷夜的小橘灯下,我看到了童真与母爱的无私;在那浊浪排空的海域中,我理解到了老人对海的不屈斗争!
(4) 爱很奇怪,像泰戈尔说的:眼睛为她下着雨,心却为她打着伞,这就是爱情。亲爱的,寒冬已到,就让我来为你遮风挡雨。
(5) 舜天的大巴车还没有开远,就有个硬物砸向大巴车,伊戈尔有些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,用英文不停地骂着。
(6) 这是泰戈尔的诗。第一次看的时候看不明白,但前些日子再看忽然茅塞顿开,原来诗人竟把爱写得如此确切。
(7) 在影片提示的启发下,亚历克毛遂自荐担任戈尔的气候计划的陈述人,但由于年龄太小被婉拒了。
(8) 泰戈尔说:虽然天空没有痕迹,但我确已飞过。是的,见证天空的蔚蓝与浩渺的,不一定非得是漫天飞舞的流星、五彩纷呈的彩虹和那让人魂牵梦萦的风筝。其实,麻雀与蜜蜂那忙碌的身影同样是天空真实而美丽的记忆。
(9) 爱很奇怪,什么都介意,最后又什么都能原谅;就像泰戈尔说的:眼睛为她下着雨,心却为她打着伞,这就是爱情。
(10) 泰戈尔说:眼睛为她下着雨,心却为她打着伞,这就是爱情。爱情,要么让人成熟,要么让人堕落。爱情,只有真正放下,才能重新开始。
戈兰造句1、戈兰称:“"我的第一想法是,基督教女孩也需要寻找乐趣:为什么不写一种与众不同的畅销小说呢?”。
2、戈兰特及其同事认为,在设计临床试验时,必须有社区顾问和当地伦理评议会的参加,他们的参与甚至应该先于寻求资助者的最后同意。
3、戈兰设法截住了那位兼任制片人的年轻导演,对其进行了采访。
4、戈兰高地问题是阻碍叙以发展关系的主要症结.
5、看起来戈兰特出错的几率和穆里尼奥做对的几率倒很接近.
6、戈兰是个左撇子,他的发球由此质量要更高一些。
7、阿萨德总统又开始讨论收复戈兰高地的问题.
8、戈兰丁说她过去个人卫生方面有问题,身体有臭味。直到有一天,一个老板很直白地告诉她她需要用除臭剂了。
9、他让我想起了刚出道时的戈兰。潘德夫,我希望他能尽快成熟并且像潘德夫一样成长。
10、戈兰指出,“尖塔山”从书也试图摆脱某些基督教小说的说教气息.
动干戈造句1, 男人与老婆吵架时往往大动干戈,女人与老公吵架时往往哭骂无常。
2, 这样的小事情,不必大动干戈吧!
3, 最近积不相能的两邻居又为一件小事而大动干戈。
4, 为一点小事,他们竟然大动干戈。
5, 邻里之间有争端要协商解决,万万不可大动干戈。
7, 这两兄弟一直很要好,今天不知为什么突然大动干戈。
8, 真要大动干戈的话,想来你也讨不到好。
9, 原来如此,就是不知此次佛门为何要这般大动干戈呢?要知伏魔大阵不是在守护在灵山么?
10, 这么点儿小事,三位仙女犯得着大动干戈吗?其实我觉得,露娜仙女做的不对。
11, 恰恰相反,有时候没有大吵大闹,没有大动干戈,但矛盾存在于心里这样就很难解决了。
韦编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