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编网

第一个字是乡的成语

第一个字是乡的成语大全

乡书难寄乡书:家书。家书很难寄回家中。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。
乡利倍义趋向私利,违背正义。乡,通“向”。倍,通“背”。
西汉 - 司马迁《史记 - 淮阴侯列传》:“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乡利倍义乎!”

相关词语

随乡入乡【意思解释】1.犹言到一个地方就按当地风俗习惯行事。语本《庄子.山木》﹕"入其俗﹐从其令。"成玄英疏﹕"夫达者同尘入俗﹐俗有禁令﹐从而行之。"
翠红乡【意思解释】1.妓院的雅称。 2.指享乐的生活。
蚕乡【意思解释】1.养蚕之乡。
楚乡【意思解释】1.楚地。
愁乡【意思解释】1.愁苦的境界。
村乡【意思解释】1.乡村。
阿乡【意思解释】1.对农民的污蔑性称呼。亦用为对孤陋寡闻者的戏称。
不死乡【意思解释】1.传说中的不死之国。 2.指仙境。
邦乡【意思解释】1.乡邦,家乡。
本乡【意思解释】1.原籍,故乡。 2.本地。
白云乡【意思解释】1.《庄子.天地》:"乘彼白云﹐游于帝乡。"后因以"白云乡"为仙乡。
背乡【意思解释】1.背向。反对与支持。
背乡离井【意思解释】1.见"背井离乡"。
柏乡【意思解释】1.县名。在河北省南部。春秋晋鄗邑地,西汉置鄗县,又分置柏乡侯国。东汉合并鄗与柏乡为高邑。县北鄗城有光武庙,东汉光武帝即位于此。
避乡【意思解释】1.谓市民为逃难而避居乡下。
边乡【意思解释】1.边地,边境。
北乡【意思解释】1.见"北向"。
本乡本土【意思解释】(~的)家乡;本地:菜都是~的,请尝尝ㄧ都是~的,在外边彼此多照应点儿。
背井离乡【意思解释】离开了故乡,在外地生活(多指不得已的)。也说离乡背井。
般涉调·哨遍·高祖还乡【意思解释】套曲篇名。元代睢景臣作。曲中虚构了汉高祖刘邦得志还乡,被一村民讽刺、斥骂其当年无赖行径的故事,显示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蔑视,语言通俗泼辣,生动诙谐,是元曲中的讽刺名篇。

相关成语接龙

相关成语分类

相关成语补全

第一个字是乡的成语的相关成语

随乡入乡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。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。
先秦 庄周《庄子 山木》:“入其俗,从其令。”
鱼肉乡里鱼肉:比喻受宰割;乡里:地方上的老百姓。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、肉一样任意宰割。
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仲长统传》:“鱼肉百姓,以盈其欲。”
鱼米之乡指河流湖泊交错;土地肥沃;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。也作“鱼米之地”。
唐 王睃《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》:“谄以缯帛之利,示以麋鹿之饶,说其鱼米之乡,陈其畜牧之地。”
靡然乡风见“靡然向风”。
西汉 - 司马迁《史记 - 儒林列传》:“公孙弘以《春秋》白衣为天下三公,封以平津侯。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。”
随乡入俗见“随乡入乡”。
明 - 汤显祖《邯郸记 - 望幸》:“则怕珍羞不齐,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。”
邻里乡党周制1邻=5家,1里=5邻,1党=500家,1乡=12500家。泛称一乡的人
春秋 - 鲁 - 孔丘《论语 - 雍世》:“毋!以与你邻里乡党乎!”
违乡负俗离别家乡,违背世俗。
南朝 - 陈 - 徐陵《劝进梁元帝表》:“昔苏季、张仪违乡负俗,尚复招三方以事赵,请六国以尊秦。”
还乡昼锦同衣锦昼行,指富贵时穿锦衣回归故乡
东汉 班固《汉书 项籍传》:“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,又怀思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锦夜行。’”
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,不通音信,一旦返回,离家乡越近,心情越不平静,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。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。
唐 - 宋之问《汉江》:“岭外音书断,经冬复历春,近乡情更怯,不敢问来人。”
貊乡鼠攘旧谓民风浇薄、宵小横行的地区。
清 - 龚自珍《升平分类读史雅诗 自序》:“今之世,有穷陬荒滨,貊乡鼠攘。”
貊乡鼠壤见“貊乡鼠攘”。
衣锦还乡衣:穿;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;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。
《南史 刘之遴传》:“武帝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会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
衣锦过乡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。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。
《新唐书 于高张传》:“吾乃送公衣锦过乡邪!”
背井离乡背:离开;井:古制八家为井;引申为乡里、家宅。离开乡里。常指被迫远离家乡;到外地谋生。
元 马致远《汉宫秋》第三折:“背井离乡,卧雪眠霜。”
背乡离井指远离家乡,流落他方。
见“背井离乡”。
穷乡僻壤指荒远偏僻的地方。
宋 曾巩《叙盗》:“穷乡僻壤、大川长谷之间,自中家以上,日暮持钱,无告籴之所。”
离乡背土见“离乡别土”。
元 - 张浩养《一枝花 - 咏喜雨》套曲:“恨流民尚在途,留不住都弃业抛家,当不得也离乡背土。”
离乡背井乡、井:家乡;背:离开。离开家乡;到外地去。
元 关汉卿《金线池》:“我依旧安业着家,他依旧离乡背井。”
离乡别土同“离乡背井”。
唐 - 元稹《花栽》诗:“买得山花一两栽,离乡别土易摧颓。”
离乡别井见“离乡背井”。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 - 天情道理书》:“离乡别井,劳碌奔驰,不分蚤夜。”
瘴乡恶土瘴:瘴气。指瘴气、瘴疠流行的贫瘠和落后的地方。
元 - 无名氏《猿听经》第三折:“有知己者荐为端州巡官,念瘴乡恶土,实不愿行。”
物离乡贵物品离产地越远越贵重。
明 沈璟《埋剑记 柔远》:“自古道物离乡贵,人离乡贱;这语话,信非假,到如今转忆家。”
流落他乡他乡:不是自己的故乡;外地。被迫离开家乡;漂泊在外地。
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舍父逃走,流落他乡,撞东磕西,苦哉,阿弥陀佛。”
武断乡曲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。
《史记 平准书》:“当此之时,网疏而民富,役财骄溢,或至兼并豪党之徒,以武断于乡曲。”
本乡本土土:乡土。本地或家乡
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0回:“就是本乡本土的人,除非不做官还使得,要是做官的,谁保的住总在一处?”
无何有乡无何有之乡。
郭沫若《文艺论集 - 读梁任公墨子新社会之组织法 》:“我们小小一点沉闷会被它荡到无何有乡去了。”
斐然乡风翩然地闻风归向。
抛乡离井离开家乡故土。
靳以《去路》:“我这么大年纪,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。”
心乡往之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。
西汉 - 司马迁《史记 - 孔子世家》:“《诗》有之: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’虽不能至,然心乡往之。”
客死他乡客死:死在异乡或国外。死在离家乡很遥远的地方。
元 - 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一折:“不争我病势正昏沉,更那堪苦事难支遣,忙赶上头里的丧车不远,眼见客死他乡有谁祭奠。”
告老还乡年老辞职,回到家乡。
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,姓刘名弘敬,字元普,曾任过青州刺史,六十岁上告老还乡。”
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;就顺从当地习俗。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。
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大宁道宽禅师》:“虽然如是,‘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?’良久曰:‘西天梵语,此土唐言。’”
入乡问俗进入一个地方,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,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。
《解放日报》1944.4.5:“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,一定要‘入乡问俗’。”
偏乡僻壤荒凉偏僻的地方。
孙中山《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》:“兹查通都大邑,剪辫者已多,至偏乡僻壤,留辫者尚复不少。”
他乡故知故知:老朋友,熟人。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。
明 天然智叟《石头点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》:“他乡故知,分外亲热。”
他乡异县指远离家乡的外地。
《乐府诗集 - 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他乡各异县,展转不可见。”
人离乡贱谓离开故乡,无亲无故,失去依靠,遭人轻视。
明 - 沈璟《埋剑记 - 柔远》:“自古道物离乡贵,人离乡贱;这语话,信非假,到如今转忆家。”
乡利倍义趋向私利,违背正义。乡,通“向”。倍,通“背”。
西汉 - 司马迁《史记 - 淮阴侯列传》:“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,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,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,吾岂可乡利倍义乎!”
乡书难寄乡书:家书。家书很难寄回家中。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。
不可乡迩见“不可向迩”。
《左传 - 庄公十四年》:“君子曰:‘《商书》所谓“恶之易也,如火之燎于原,不可乡迩,其犹可扑灭”者,其如蔡哀侯乎。’”

相关的造句

乡里乡亲造句(1) 落蕾家里说让落蕾在这里多呆几天,反正乡里乡亲的无所谓。
(2) 事到如今祝家兄弟也得到了教训,更何况乡里乡亲的,不念鱼情念水情没必要闹的太僵,不如这样,我过去祝家庄说合说合,两家言和如何?
(3) 山庄窝铺下来的乡里乡亲,市里县里赶来的兽医同行,无不低头垂泪。
(4) 黄三哥,大家乡里乡亲,低头不见抬头见的,何至于要弄的杀人见血,不死不休的场面?
(5) 面对乡里乡亲,老面子不想丢,老感情不愿放,谁的忙都想帮,谁的事都想办,把农村的乡土情,带到了工作中,“宁愿失原则也不愿失感情掉面子”。
(6) 张大娘的邻居说:“老太太挺不容易的,一袋馒头不值多少钱,乡里乡亲的没人占这便宜。”。
(7) 俗话说“远亲不如近邻”,邻里之间和睦友善,遇事互相帮助,是不少住过大杂院、石窟门、感受过乡里乡亲的人们曾经津津乐道的(源自造句网)。
(8) 刘三,在这个叫做独孤镇的小镇上,向来最不被街坊邻居乡里乡亲的人看好,在这里所有的人都认为他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、**。
(9) 起初,他想到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被运管人员查的可能性,但都是乡里乡亲的,不好驳面子,就同意了。
(10) 母亲没有文化,但其能“掐六壬”的绝技在村坊里小有名气,乡里乡亲遗失东西什么的,前来求助,母亲总无偿地为他们服务,而且挺灵的。
乡邮造句1) 尼玛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云岭乡邮政所唯一的一名邮递员。
2) 尼玛拉木,这名云南省云岭乡邮政所的一名邮递员说,此前,我的弟弟差点掉到河里淹死。
3) 第二天的中午,乡邮员送给了一封信,是远在千里的地下另一个属于黑暗的木犊来的。
4) 23机耕道上,一位乡邮员身着工作服装骑自行车向山坞方向驶来,把自行车停在机耕道旁,从邮袋里取出一封信和一叠用夹子夹着的表格纸,朝秀秀走去。
5) 说着话,秋桂花也就到了乡邮员的身边了。
6) 凯东没有等到乡邮员送报纸,就见秋桂花背了个背包从学校里走了出来,看样子是准备回家。
7) 今年9月28日,记者再次来到铅山县陈坊乡邮政代办所。
8) 你别不承认,我都问过那个乡邮员了,我爸病危时我哥给我发的电报,是你签收的,http://
9) 乡邮员经常会遇到地址不详的邮件,按规定一两次投不出的可作批退处理,可多年来宋金盘没有批退过一封信。
10) 1978年,阜平县邮电局设在岔河乡的一个信报站在当地招乡邮员,不提供自行车,月薪15元。
翠华乡造句1、近日,记者来到了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乡,被当年红军在铁索桥战斗的遗迹所震撼;而在铁索桥畔,普渡河水电梯级开发的阵阵热潮更令人振奋不已。
2、这不,翠华乡星庄村委会官庄村的张继春、倪菊芬两口子就是在梅鸿帮助过的困难学生家长的指点下,前来向梅鸿求助的。
3、上公山,这座位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乡千山万壑中的普通山峰,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引起昆明市委、市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关注。
4、潘兴华是禄劝翠华乡人,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。
4、造 句 网(在线造句词典)

6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翠华乡的村民告诉我们:“农网改造前,农民名为用上电灯,实则不如煤油灯,买来的家用电器由于电压不稳定成为了摆设。
7、现年21岁的周美玉是禄劝县翠华乡初途村人,只有小学五年级文化,现在富民县大营织布厂打工。
8、潘应德今年33岁,是禄劝县翠华乡人,爱好写苗族民歌和参加文艺演出,2007年和妻子在苗族原生态歌舞团工作,不久后任歌舞团团长。
9、担任禄劝县翠华乡某村小组长的杨友华左腋窝被擦伤,右耳廓处也受伤严重,他感觉左胸呼吸有些困难。
穷乡造句1. 穷乡僻壤交通自然不便。
2. 如今,穷乡僻壤都通了汽车,安了电话。
3. 在这个穷乡僻壤里,供大家活动玩耍的圈子非常小。
4. 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,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,诚得此而玩心焉,www。
5. 姐姐大学毕业后自愿前往一处穷乡僻壤教书。
7. 这个岛国,除了几个大城市外,大都是未开发的穷乡僻壤。
8. 在今天交通发达,完全不存在穷乡僻壤的美国,居然还有一种称为“阿米绪”的移民,他们说一种类似德语的语言,完全拒绝现代生活,使用传统农具,一代一代在美国过着十八世纪的“欧洲乡村生活.
9. 我久居穷乡僻壤,如瓮里醯鸡,对外面的世界很不了解。
10. 真没想到,这穷乡僻壤如今也富得流油了。
11. 这个岛除了几个著名的大城市外,大都是未开发的穷乡僻壤。
外乡人造句1、两位小同学热心地为我这个外乡人带路。
2、他看见村口站着一个焦灼不安的外乡人。
3、他得先调查一下,问问这船上是不是留客得有不端正的外乡人.
4、我们就住在路边。过路人或外乡人常到我们家,尝尝我们家酿的醋栗酒。
5、家乡人之间的亲情纽带,使大家比外乡人更轻易相信和接近.
6、烟雾缭绕的青砖瓦房里,一群来求神问卜外乡人,目瞪口呆的望着一张符纸凌空飞舞起来,然后忽然自己燃烧起来,而且还是蓝色的火焰。
7、一名外乡人傍晌天来找过你,还打听王小翠和她家里的事儿呢。
8、还是换一座吧,百年来那里一直很邪乎,外乡人不怕,可是要是你出了意外,我会被戳脊梁骨的!
9、那到也是,我想这外乡人来,恐怕短期里租不起房子,我这里一堆木头家具也不走俏,因此突发奇想,做了些风筝来卖。
10、但申赋渔带着外乡人的这次造访,对于生活静如止水的当地人而言,却仿佛是一股活跃而新鲜的空气,被村里人谈论了一个多月之久。
韦编网 All Rights Reserved.
本站所有资源文件均出自网络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你的版权,请通知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。